进入2024年,“低空经济”这一概念不断被提及,与之相关的“飞行汽车”也频上热搜。继罗永浩直播间带货“空中的士”后,新晋顶流周鸿祎也“盯上了”飞行汽车,还亲临小鹏飞行汽车直播间。

占领舆论话题高地的同时,一度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飞行汽车”确实也在各方的努力下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空经济成政策“新宠”,飞行汽车先行一步

政策向来是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和稳定器。在市场一拥而上还未形成大规模发展的当下,涉及低空经济的政策已经先行一步。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生命科学一起被提及,热度骤然上升,行业关注度也逐渐增大。

其实,“低空经济”并非新生事物,其概念早已于2010年提出。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直到近两年才又被广泛提及。

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把“低空经济”纳入国家发展规划。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空经济又被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

2024年以来,北京、南京、安徽、深圳、苏州等十余个省市,均发布了围绕低空经济相关的行动方案或征求意见稿。其中,重庆、安徽、苏州、广州等多地还推出了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总规模最大的达200亿元。

究其原因,应该与飞行汽车的火爆有关。作为低空经济产业下的细分赛道,飞行汽车近年来吸引了各大车企以及科技巨头入局。比如,传统飞机制造巨头波音、空客,整车企业保时捷、丰田、小鹏、广汽,以及互联网公司谷歌、英特尔、腾讯等等。

不光如此,多地政策也明确了要支持飞行汽车的发展。比如,《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指出,要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

《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也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发展eVTOL等新型飞行器短途商业运输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插翅“起飞”,我国飞行汽车发展势在必行

其实,政策支持低空经济、飞行汽车的发展也是必然。随着地面交通越来越拥挤,未来的交通势必会向天空发展。飞行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载人、载货方面均具有很大的优势。

飞行汽车的学名叫“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英文简称eVTOL。由于具备灵活起降、零碳排放、安静安全、乘坐舒适等优点,eVTOL适用于城市点对点空中物流和空中出行。

但观察目前各家企业发布或者试运营的产品来看,eVTOL绝大多数长得并不像汽车,本质上它是借用汽车概念的飞行器。eVTOL比飞机飞得低,比汽车速度快,就像5座汽车插上“翅膀”。

而且,“飞行汽车”的概念并不是近年才有,可以说对其的探讨与研发一直伴随着汽车、飞机这两大交通工具的发展。据悉,世界上第一台可操作、实用的飞行汽车,由一家叫Terrafugia的美国公司在2009年发明。这辆车靠汽油驱动,行驶时能把机翼折叠起来,张开机翼加速就能起飞。

不知是否是因为动力原因,车辆始终没有面市,该公司也于2017年被吉利收购。虽说没有成功,但从其发展中可以得出经验,那就是燃油机并不十分适合飞行汽车的发展。

因为内燃机技术复杂、体积重量都很大,而电动机的小巧、便宜、响应快捷更适合为飞行汽车提供动力。正是得益于电动汽车技术的逐渐完善,近些年飞行汽车才又被行业广泛关注。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正在凭借完善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以及先进的三电技术,有望在飞行汽车这一领域继续实现弯道超车。在实际成果方面,目前已涌现出第一批“成功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5月,深圳人才公园广场的上空,一架名为“旅航者X2”的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垂直起飞,在公园上方优雅地绕行一周,飞行高度达30米,全程采用自动驾驶模式;此前的3月,“旅航者X2”也在广州CBD上空进行了试飞;

2024年5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2吨级载物eVTOL V2000CG凯瑞鸥完成特许飞行;

2024年2月,国产5座eVTOL峰飞“盛世龙”成功完成深圳至珠海eVTOL跨海跨城航线首次演示飞行,将单程2.5至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

2023年12月,吉利汽车旗下专注全球低空智慧交通飞行器研发与商业化运营的公司沃飞长空研发的有人驾驶载人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在四川沃飞长空汉源综合试飞验证基地首次试飞成功;

2023年6月,广汽集团的飞行汽车“GOVE”在“广汽科技日”完成全球首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只是目前飞行汽车领域成果展示的冰山一角。可见,飞行汽车虽然早期的市场中心在欧美,但近几年大胆尝试并坚持市场实践的却主要是中国企业。

而且,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弯道超车,让我们有信心在包括飞行汽车领域也能引领全球发展。

飞行汽车真正“飞起来”,商业化难点仍需破解

当然,发展飞行汽车不光要有口号,更要有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实力。与众多产业发展类似,飞行汽车的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对其商业化落地的兑现,成为从业者无法绕过的“坎儿”。

总结起来,目前阻碍飞行汽车落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安全问题,这也是飞行汽车普及的核心问题。在气候气象层面,1000米以下的低空位于对流层下层,云、雾、雨、雪等恶劣天气都存在于此,城市高楼大厦之间也会有难以预测的“穿堂风”。飞行汽车如果发生事故坠毁,无论是砸到地上还是撞到高楼,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估量的。

同时,在软件、信息安全方面,飞行汽车也存在被“黑”的隐患。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必须要有更谨慎的态度。

其次是电池续航问题。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大约为160Wh/kg,而92号汽油的质量能量密度大约为12700Wh/kg,这也就是油车为何续航高于电车的主要原因。落实到飞行汽车上,当然也存在续航里程较短的问题。

再次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飞行汽车的起降场、充电设施、现有机场改造、eVTOL飞行员培训,都是长期巨大的投入,后续持续适航的相关检查、维修、保养,也需要专业人才和设备。这些目前尚未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此外,飞行汽车落地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在适航审定、运行管理、责任认定等方面,目前都没有相关的审理经验,也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

自然了,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合力推动。好在这一进程正在慢慢推进。

比如上文提到的各地发布的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中,就涉及到支持加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空域网络、起降场地、各类平台等,以及要完善飞行保障、监管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等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喜的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优势也为飞行汽车的发展提供助力,尤其在三电产品方面,我国已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可以实现商业化应用,这对飞行汽车的发展来讲非常关键。最重要的“心脏”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像燃油车时代一般要受制于人。

再加上正在推进的智能化进程,飞行汽车的助力也越来越多,想要真正“飞起来”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