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锋
就有网友发视频反映的贵州剑河县县城一大桥建好、路却迟迟没通,剑河县有关部门及该县仰阿莎街道办工作人员对媒体回应称,“大桥的路是通的,没有‘断头’,只是有一端需绕道”。
通过媒体报道配发的照片可以看出,贵州剑河县有关人员回应所说的“大桥的路是通的,没有‘断头’,只是有一端需绕道”确实是真的。至于“断头”,很可能是网友的理解,和当地有关人员的理解不一样,因而表述可能出现了不同。
如果仅就大桥本身来说,其和城中的道路之间,确实有一个村庄存在,不能连通。因而,网友说大桥“断头”应有一定道理。但当地有关人员回应所说的“有一端需要绕道”,从照片看确也是真的。
从有关报道披露的情况看,这一大桥建成于2017年,且已通过交(竣)工验收。但为何7年来车辆或人们通行还要绕道?当地宣传部门相关人员称,是“因为和村民在拆迁补偿方面暂时还没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导致仰阿莎大桥和一号桥(位于仰阿莎大道)还没有连通”。
一座长279米,桥面宽30.5米,总投资约1.5亿元的大桥,建成7年来,因为拆迁问题,导致“仰阿莎大桥”与“仰阿莎大道”没有直线连通,反要车辆和人们“绕道”走,尽管当地有关人员表示,他们一直在做工作,如该县大桥所在地的“仰阿莎街道在2022年下半年工作打算中提及,加快推进仰阿莎大桥项目建设,拉通长期以来形成的断头路,解决县城连通江北岸交通不便且拥堵的问题”;“2023年3月,剑河县自然资源局曾发布公告,拟举行仰阿莎大桥征地补偿听证会”;“今年2月,剑河县县长杨胜朝在当地‘两会’上表示,全力拉通仰阿莎大桥,全面打通‘一江两岸’主动脉”等。这些努力应该是真的,也应该予以肯定。但由此也不能不让人质疑,大桥设计建设之初,为何就没有先把拆迁工作做好?是某些人凭个人意志建设,还是拍脑袋决定?
青锋相信,通过媒体公开披露剑河县“仰阿莎大桥”的相关问题,当地肯定会想方设法尽快将问题解决。
但由“仰阿莎大桥”让青锋不能不联想到近期媒体接连报道披露的安徽滁河水体污染事件,有公职人员放言“喝茅台也能喝死人”;“62双童鞋53双不合格”涉事地广东省吴川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报道称“将开会研究部署,对涉事厂家进行调查和查处”,而不是立马予以查处;以及湖南澧县水利部门“多次违规审批,允许企业在澧水河口湿地保护区内采砂”,和青岛城阳废弃高速路成了垃圾填埋场,相关方各说各话,无一方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等,似乎都反映出某些基层单位和基层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存在一定问题。
这些人员要么是欺上瞒下,要么是敷衍塞责,要么是凭个人意志办事,甚至违法乱纪,置人民群众利益于不顾。
在自上而下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当下,青锋认为,相关部门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而是要针对上述几个单位反映出的问题,在对相关人员依法依规依纪追责的同时,切实采取措施,防止或杜绝上述几类情况的发生,才可以称得上有实效。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