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各国呼吁俄乌双方停战和谈,但是俄乌冲突完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久拖不决的战争不仅拖垮了欧盟的经济,也耗干了欧洲各国的武器库存。已经有20个北约成员国感到疲惫,但是在西方“价值观”的逼迫下,这些国家只能咬牙坚持。

据美国媒体报道,乌克兰在战场上一天消耗的弹药量,就能抵得上阿富汗冲突一个月的消耗量,美国每个月的弹药产量,只够乌克兰打上几天的。目前,乌克兰的武器弹药几乎都来自于北约国家的援助,导致德国等国的弹药库存被掏空,甚至连北约要求的最低标准也达不到。德国联合执政的绿党主席诺里普尔透露,德国国防军目前的弹药储备只够用几天的,当记者询问具体还剩几天的供应量时,他却用“出于安全考虑不便透露”为由搪塞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德国内政部、国防部以及军火业界代表聚集在总理府举行峰会,商讨德国军队补给问题。最后,他们并没有讨论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以解决200亿欧元的弹药缺口,但是却莫名其妙地一致认为,德国弹药供应不足,要怪到中国头上。

根据他们讨论的结果,德国武器弹药短缺有三个原因。一,大量援助乌克兰,导致库存见底;二。经费不足,弹药产能不够;三,供应链中断,无法获得充足的原材料。他们认为,制造弹药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原因主要在于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弹药生产企业的不少供货商在中国或是中资控股,一些火药厂家因为不明原因,已经停止向西方客户供货长达六个月,德国只能在欧洲寻找替代方,大大延长了军事装备的延长周期,一些欧洲厂家甚至要在两到三年后才会交货。而制造子弹、炮弹所需要的棉短绒,主要供货方也都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欧洲军火商都从中国采购原材料。但是由于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全球供应链中断,棉短绒的供货时间大大延长,甚至有些订单直接被取消。

德国将弹药短缺的原因归咎到中国头上,其实是非常没有道理的。德国军队弹药不足的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自东西德合并之后,德国国防预算就大幅下降,并将有限地资金部署到海外,由于经费不足,德国弹药一直得不到充分补充,而俄乌冲突爆发,更是让德国军备消耗量剧增。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一周,德国军火公司就表示愿意承接军火订单,但是德国国防部却迟迟没有将订单交到军火商手中。说到底,德国弹药短缺,完全是德国自身军备计划出了问题,怪不到中国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中国棉短绒市场分析报告得知,中国每年出口的棉短绒不过一千多吨,几乎全部卖给了日本和朝鲜,并不向德国出口。对外出口棉短绒的国家中,巴西、印度、土耳其和美国的出口量都远远大于中国,为什么德国就是不愿意承认是美国卡住了他们的弹药推进器?更何况,德国一些政客一直在炒作与中国“脱钩断链”,为何现在又要将黑锅甩在中国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但是中国没有必要一定要将某些商品卖给欧洲。德国忽视国防工作,却将势力延伸到亚太地区,不仅派遣战机前往澳大利亚参加军事演习,还派出军舰穿过南海。现在德国应该意识到,如果不将重心放回自己身上,遇到问题的就不仅仅是军火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