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股价大涨6.78%,中远海控喜提热搜

今天收盘,中远海控上涨3.24%,股价为16.58元,创近三年新高。自今年4月初以来,中远海控已经上涨幅度已超过60%。昨日(6月3日),中远海控更是以6.78%的涨幅直接登上了热搜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9日,中远海控发布了其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营业收入482.69亿元,同比增加1.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7.55亿元,同比减少5.2%。这个成绩似乎延续了和去年同期一样的颓势,甚至净利润还更少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市场似乎对于此番成绩颇为满意,因此在发布第一季度财报的次日,中远海控就迎来了一次超5%的大涨,并且在接下来的18个交易日涨幅达到了37.07%,也因此被大家称为“周期之王”,此次中远海控大涨更是被大家称之为“王者归来”。

可以说,市场是用真金白银投票,并且告诉大家自己看好“海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上涨的根本是需求增加

论本次中远海控带领港航股上涨的原因,归根究底,还是源自全球海运价格的暴涨。

在消息面上,红海地区的危机仍在持续发酵中。胡塞武装在5月31日和6月1日两次发表声明,宣称对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实施了袭击;美国中央司令部则宣称已拦截胡塞武装射向美军舰的导弹。由于船只绕行非洲好望角,航行日程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船只拥堵在亚洲主要港口,进而造成部分地区空箱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集装箱大量积压的情况。这进一步加剧了运往美国和欧洲的货物运输时间的延长以及运费的上涨。

此外,根据Linerlytica的报告,目前新加坡港口外有大量船舶排队等待靠泊,积压的集装箱数量已超过50万TEU,进一步凸显了当前航运市场的紧张态势。(详情请见:史诗级大堵船!不光船不够用,港口也不够用了!)

有机构表示,市场此前低估了红海绕行下的效率损失,当前为供需驱动的价格上涨,不是因为船公司主动控制运力。航司加大外租船力度,集装箱船租金上行可以验证。短期需求超预期,尚未透支旺季需求,供应链收到干扰,牛鞭效应影响下,需求有持续超预期可能。此外,如果红海绕行持续到欧美长协签约季,不排除盈利有接近或超过上一轮水平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5月29日,中远海控召开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上,中远海控副总经理陈帅同样表示,红海危机是一个催化剂,今年运价持续走强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复苏。2024年1月至5月,整体集装箱运量需求同比增长约4%,高于往年,主要系欧美需求复苏,以及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经济体贸易运量有所增加。

在种种迹象之下,不少业内人士也推测,是否是一个新的“黄金时代”来临了?

03.马士基上调盈利预期

像是在印证人们的推测一般,今天,马士基宣布上调了2024年全年的盈利预期,该公司预计营业利润将达到70亿至90亿美元之间,全年自由现金流由-20亿美元上调至至少1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番已经是该公司今年第二次上调盈利预期。5月2日,马士基在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时已经上调过一次全年财务预期,将全年的EBITDA从10亿美元至60亿美元上调至40亿美元至60亿美元。

马士基周一表示,它看到了全球港口进一步拥堵的迹象,导致运价飙升,尤其是在亚洲和中东。马士基CEO文森特·克莱尔(Vincent Clerc)在声明中写道: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由于红海持续危机的中断以及对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集装箱运输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尽管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仍然强劲,但由于航班延误、航线延长、设备短缺和交付延误,导致亚洲和中东几个主要港口的拥堵加剧,供应基本面受到了负面影响。这种供需失衡对运费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马士基认为,此番全球运价上涨的情况短期内可能难以缓解。

“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稳定之后,今年4月和5月,许多地区的运价上涨势头增强。红海商业船只面临着持续威胁,供应链瓶颈日益严重,这表明,这种情况不会很快得到改善。解决这些问题和稳定全球供应链需要比预期更多的运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航运业巨头的集体狂欢之下,也暗藏着许多危机。需求的强劲反弹虽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也潜藏着危机。当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迹象时,需求的萎缩将对运费水平产生剧烈的冲击,进而影响航运公司的盈利能力。马士基此次上调的利润预期,相比此前依然存在着较大程度的浮动区间(600-900亿美金对比400-600亿美金)。这反映出航运市场目前正处于高度波动的状态,难以预测的因素仍然较多

关于“黄金时代”是否到来,目前尚无法给出明确的结论。然而,对于航运公司而言,尽管当前确实是一个有利于业绩提升的良好时机,但仍需保持警觉和谨慎,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同样地,投资者在参与市场活动时也应格外审慎,特别是面对超级周期股这类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超级周期股往往与超级周期相伴相随,一旦判断正确,或许能够获得数倍于常规投资的收益;但一旦判断失误,也可能面临长达十年的投资套牢风险。因此,在决策过程中,无论是航运公司还是投资者,都应保持理性、稳健的态度,审慎评估风险,以确保长期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