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12:30,南医大顺德医院急诊科抢救室电话响起,传来了院前120出车同事急促的声音:“赶紧通知儿科医生,准备插管抢救。”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营救开始了。

时间回到14分钟前。当时,急诊科接到一份婴儿缺氧的120出车任务单,一名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在喝奶后出现面色发紫,哭声微弱。由于婴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且刚出院,患儿家属的情绪显得非常焦虑和无助。宝宝是缺氧吗,会不会因为喂奶后呛咳堵塞气道引起窒息?接到任务单的急诊科护士罗倩婷在出车的路上,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很多种可能性。

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出车医护人员立即携带相关急救物资前往现场,并在途中拨打了事主的电话。医护人员一边安抚哭泣的家属,一边嘱咐家属打侧抱婴儿,并让其下楼等待救护车。

12:24,医护人员抵达现场,此时婴儿已经口唇紫绀,呼吸微弱。医护人员立即清除其口腔残留的奶液,呼吸囊辅助呼吸,在呼吸囊的帮助下,面色渐渐红润了,呼吸平顺。

经过现场急救后,婴儿立即被转到医院进一步治疗,早已在抢救室等候的急诊科医护、儿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已经准备好气管插管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抢救现场

12:45,团队为患儿进行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并留置静脉通道,进行血气分析等救治举措,医护团队配合得有条不紊。

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抢救区域,仿佛连空气都在加速流动,监护仪器发出尖锐的警报声。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婴儿的血氧饱和度终于上升,各项指标逐渐稳定,脸色也慢慢变得红润起来,最后医护人员将婴儿送到儿科住院部住院,众人揪着的心也终于能放下了。

科普时间

呛奶是什么?

当婴儿吃奶过程或吐奶后,奶汁误入了气道,叫做“呛奶”。

多数婴儿在吃奶时出现奶汁流得过急,他会自行调整呼吸和吞咽,吐出奶头,暂停吃奶,有时会伴有轻微的呛咳。

呛奶严重者,奶汁可直接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奶汁堵塞了气道,发生呼吸困难和缺氧,即称为“呛奶窒息”,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而我们上文这个两月龄的小宝宝就是发生了严重的呛奶,影响呼吸引起了缺氧,而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呛奶,我们有哪些防护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呛奶急救知识要知道

01

迅速将新生儿置于右侧卧位,同时拨打120

02

观察评估

观察新生儿面色及口周肤色、呼吸、吞咽动作。

03

进行相应急救措施

若肤色正常,可以自主调节呼吸及吞咽动作,进行以下急救:

  • 用口水巾或者小纱布缠绕食指伸入新生儿的口腔中,掏出其口腔中奶液。
  • 用食指和拇指沿新生儿鼻翼根部自上而下,清理出新生儿鼻腔内奶液。
  • 空心掌自下而上使用一定力度叩击新生儿背部,帮助排出气道内奶液,清理。
  • 观察新生儿的口周肤色及呼吸吞咽动作,若恢复正常,将新生儿置于侧卧位观察半个小时。为防止有奶液再次反流进入气管,禁止立即让其平躺。

若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等窒息症状,立即进行以下急救:

  • 清除口腔异物:为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吐出的奶汁吸入气管,立刻将新生儿头偏向一侧,用手指伸入其口腔中,清除咽喉部奶液。
  • 体位引流:将新生儿俯卧在操作者前臂,手掌撑住其下颌,避开口鼻,放在腿上,操作者上身前倾45~60度,另一手掌用力拍打肩胛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辅助呼吸:用双手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向上挤压,使其腹压增高,借助膈肌抬高和胸廓缩小的冲击力,使气道呛奶部分喷出;待手放松时,患儿可回吸部分氧气,反复进行缓解窒息。
  • 刺激哭叫咳嗽:用力拍打新生儿背部或足底使其感到疼痛后哭叫咳嗽,将气管内的奶液咳出。
  • 心肺复苏:若经过上述急救,新生儿仍未恢复正常呼吸、心率,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找一个安全的环境使新生儿平躺,操作者用食指和中指用力按压新生儿胸骨下1/3处,按压深度为3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每按压30次,抬起新生儿下颚,深吸一口气,口包住新生儿口鼻人工吹气2次。反复5个循环后,再次评估新生儿呼吸、心率。若未恢复,再次重复上述心肺复苏操作直到医护人员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