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孩家庭的增多,很多父母往往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这个时候,家里的老人就需要来帮忙了。

面对这种需求,家里的老人一般都是很乐意的,因为老人都希望孙子和自己更亲近。从平常的上学接送到做饭,甚至陪伴学习,都离不开长辈们的身影。

小林一家却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由于小两口近期工作繁忙,于是请了奶奶帮忙带孩子,每到周末的时候,则是把孩子送到姥姥家。

按理说,双方老人都愿意照顾孩子是好事,但是小林家的姥姥和奶奶却为此吵得不可开交。理由是,平常明明是奶奶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多,孩子却表现得更亲近姥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奶看到后就不乐意了,经常向儿子抱怨:

“我好腿好脚的,以后就别让孩子姥姥操心了,从下周开始,周末也交给我照顾!”

这让小林非常为难,他双方都不敢得罪。小林心想:难点孩子真的天生和姥姥更亲些?

确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到底是奶奶亲,还是姥姥亲?估计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不同家庭中都不太一样。

进化心理学中的近亲度排序

值得注意的是,《进化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与隔代长辈的亲密程度还真有一点顺序。

科学的排序现实又扎心,对照看看和你想得一样吗?从基因相似性的角度看,孩子与隔代长辈之间的亲密序位依次为:姥姥、奶奶、外祖父、祖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排序,科学家给出了以下解释:

一方面,女性对孩子的亲密程度普遍高于男性,这是基因决定的,姥姥和奶奶都经历过孕育这个阶段,出于母性的本能,她们会更加爱护孩子。

并且女性的身上会分泌雌性激素促使了女性对后代保护和抚养行为。在原始社会中,往往是男人在外捕猎,女人留在家中种植和照看后代,这种趋势延续了下来。

另一方面,姥姥往往对自己的女儿是百般呵护的,爱屋及乌,这种爱也会传递给下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奶奶作为儿子的妈妈,也会对后代给予很多关爱,但是从亲疏关系来看,她和儿媳妇之间还是会有一些距离感的。

而孩子最信任的人往往是母亲,因为是孩子的第一照料者,所以呢,孩子会对于母亲和他人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感知,那么当感知到自己的母亲与姥姥的关系更亲近之后,孩子可能也会有与姥姥亲近的意识。

一般来说,孩子与父亲的情感交流是少于母亲的,所以孩子会对父亲的情感连结稍微弱一点,更愿意和母亲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对于父亲的母亲——奶奶,自然就没有那么亲近了。

Bowlby的依恋理论

依恋关系”在最开始体现为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中,婴儿或幼儿安全感的建立和信任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婴儿最早期会和自己的母亲建立起紧密的关系

当孩子有需求时,母亲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样安全的依恋关系就建立了起来。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和周围的亲人也会建立起这种依恋关系。

从这个角度说,只要亲人与孩子良好相处,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和姥姥、奶奶都会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owlby的依恋理论提出了“安全基地”的概念。

安全基地指孩子在探索世界时可以依赖的安全、亲密的人,通常是父母或主要照顾者。

就比如,当你把孩子带到一个陌生的公园时,孩子会首先确定是否有自己亲近信任的人在场,如果孩子和你建立起了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他就可以放心的去和别的小朋友玩,或者是去探索周围的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谁更亲的问题,关键可能在于孩子与奶奶或姥姥之间的亲密程度,也就是说,孩子会与能够提供安全基地的人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如果孩子与其中一位亲属建立了更加亲密、安全的关系,那么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这个亲属。

比如,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当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家里的人会给孩子及时的回应,当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家里的人又可以去接纳孩子的难过和愤怒,帮他更好的表达情绪,而不是去批评孩子,仅仅告诉他不要这样闹。

不管是奶奶还是姥姥,如果能做到和孩子友好相处,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那么就会和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问题,孩子和奶奶、姥姥谁更亲?这取决于亲子关系的质量,以及亲属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

根据Bowlby的依恋理论,亲子关系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亲属的身份,还取决于他们的互动方式关怀程度以及与孩子的情感互动

因此,无论是奶奶还是姥姥,只要能够提供给孩子安全、亲密的情感支持和关怀,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亲密关系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小林一家遇到的烦恼,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让姥姥和奶奶之间争一个高低,而是双方一起为了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给予孩子温暖支持和安全的成长环境,多去陪伴孩子,建立安全的关系。

在之后的日子,孩子会意识到自己的亲人都愿意给自己提供温暖,会对两方长辈都很亲密,让其成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亲密关系之一。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会有自己的思考:

当家里遇到了争论谁和谁更亲近的问题,其实不用太去纠结到底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而是站在亲密关系的角度去想,

只要你和当事人建立起了良好安全的互动,那么他肯定是记得你的好,会和你长远的相处下去,

相反,如果家里为了这种问题真的鸡飞狗跳,那么是不利于家庭的和谐的反而会伤了亲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