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飞总聊IT,了解IT行业的方方面面。

路透社报道说,微软又开始裁员了。

这次裁员,主要影响 Azure for Operators 和Mission Engineering在内的团队。

其中Azure for Operators就要裁员1500个岗位。

根据微软内部文件显示,这次裁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砍掉不重要的岗位,集中资源发展AI相关业务。

微软的Azure for Operators团队是2021年成立的,属于微软内部战略任务和技术团队的一部分。

据说当时微软和OpenAI的合作还不像今天这样,所以当时就有了各种探索。

而现在,微软则希望对团队进行重组,要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做Copilot,投资在AI相关的行业。

至于和AI无关的,就自求多福了。该裁员的裁员,该滚蛋的滚蛋。

可能这也解释了微软为什么撤出中国的时候,也要给微软中国做AI相关的团队的几百号人提供移民到其他国家的就业机会吧。

毕竟,AI就是当前的命根子,一切都要为AI服务。

那么,当前不是从事AI的人,能怎么办呢?好像也没什么好办法。

大概率就是,如果可以继续工作的,那么就继续工作。如果没有办法继续工作的,就等着被裁员拿包裹吧。

而我认识的一些做AI的人就不一样了了。比如说我认识在微软做AI的人,一些跳去二线公司的,都赚得盆满钵满了。去Snowflake的薪水翻倍都还不止。去Zoom的更夸张。

但是,如果不是做AI的呢,就不好说了。

我知道的一个在某知名二线大厂的,年初被裁员了。

被裁员以后找了第二份工作,工资下降了50%。对方还表示,有工作就不错了。不要太嫌弃。

当然,这个也不能代表所有的人。我也见到一个很厉害的人,换了工作,工资增加了50%,而且还不是做AI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人都是个特例,不是普通的人能达到的。

最好的途径,目前来看,还是要去蹭AI。只要能蹭到AI,很多事情都很简单。

要是不蹭AI,自己做的东西和AI没关系,那么就对个人的要求很高了。

毕竟风口上的猪也是能飞的,风停了以后,只有牛人才行,不是牛人的话,基本上,猪都只有被宰的命。

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因为前些年大数据火的时候,我多多少少也踩到过风口,所以我也知道坐火箭啥滋味。

这两年情况不一样了,大数据让位给大模型了,做大数据的我个中滋味,只能说自己知道了。

日子不好过了,我相信,以后这样的裁员,还会一次接着一次,除非你转型去做AI。

我最近写的专栏,讲职场的经验,尤其是一些其他地方不容易看到的真话,有兴趣可以订阅,24小时内可以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