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专家委员会成立

“最强大脑”赋能 发展提质增效

5日,由福州新区仓山功能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召集的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专家委员会筹备会议在嘉里总部经济港召开,现场成立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将通过开展政策研究、强化学术研讨、提供专业服务、深入国际交流等,助推实验区发展步入更快车道。

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是由国家支持成立的全国第三个医疗政策先行先试区,核心区由仓山区块和长乐区块组成。其中,仓山区块核心区域位于福州新区仓山功能区,规划打造成现代医疗开放发展先行区、两岸医学医疗合作示范区、高端医疗服务生态样板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引领区。

此次成立的实验区专家委员会由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若干委员等构成,下设秘书处负责专家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活动安排、组织建设等。记者注意到,实验区专家委员多数是来自省内重点医疗机构、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学者,此外还有福州市卫健委、仓山区卫健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代表。

根据工作职责,专家委员们将发挥自身专业领域优势,为实验区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参与研究和制订实验区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申报政策及重大项目的选题论证,开展专项调研、撰写调研报告。通过专题培训、主题沙龙、主题讲座等形式,提升企业和政府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积极参与招商,通过“以才促商”,协助实验区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推进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建设,是推动仓山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助推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去年11月,106名院士专家接受福州新区仓山功能区的聘任,成为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智囊团”,蓄足发展后劲。“实验区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必将进一步提升实验区工作决策科学化、专业化,为实验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福州新区仓山功能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自2021年10月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获得国务院、省、市政府明确支持以来,仓山区委、区政府始终高站位、强举措,抢抓实验区发展的起步期,科学编制区块空间规划布局,坚持“一机制四工作法”,组织参与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国际会议等重要活动,推进仓山区块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实验区的助力下,2023年仓山区规上(限上)生物医药企业达83家。今年3月仓山区政府印发的《仓山区关于进一步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链的贯彻落实意见》明确,2024年力争新增规上(限上)生物医药企业10家,医药产业规模达250亿元,5年内实现产业规模500亿元。一个要素齐全、协同高效、潜力无限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正逐步形成。

福州新区仓山功能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在福州新区管委会的领导下,福州新区仓山功能区将与国际医疗健康产业片区指挥部共同加快推动政策申报,推进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专项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全力推进省华侨医院扩容,加速万福产业园提升改造进度,着力打造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万福创新园,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验区。(记者 王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