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这一周的重磅消息不断,除楼市新政外,即将开通首条超级环线高铁的消息同样引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运行线路看,这条行驶里程超过1200公里,共设21座车站的长三角大环线高铁开通后,安徽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铁路网络发达的江浙两省,安徽省内通过这条环线高铁串联的城市多达7个,占到了全部站点数的1/3,而且可直达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等中心、副中心城市,对于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显然有着积极的影响。

虽然是长三角一体化中最弱的存在,但安徽的影响力可不容忽视——

根据七普数据,安徽连续六年位列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来源地排行榜首,占比达22.8%,超过了江浙两省的总和;

安徽总和生育率达到1.39(2022年数据)远高于江浙沪,对包邮区的人口补充作用明显。

如果进一步放大到上海各区外来人口的来源分布看:

根据七普数据,除了上海中心7区以外,其余10个区的外来人口中,排在第一位的竟然都是安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大流量的人口导入,与安徽省内略显稀疏的城际铁路网线密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这条长三角大环线铁路的开通,对于促进安徽与江浙沪的进一步融合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GDP达4.72万亿元,增长5%;江苏12.82万亿元,增长5.8%;浙江8.26万亿元,增长6%;安徽4.71万亿元,增长5.8%。

跨区域的协同与创新,使得长三角地区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实现了超30万亿的GDP总值,连年保持全国约1/4的经济总量,表现亮眼。

在此基础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力度还在不断加强。

近日,全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将启动编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规划影响看,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共涉及14个城市、11.4万平方公里和1.1亿人口,以全国1.2%的面积贡献了全国14.5%的经济体量,GDP总量达18.28万亿元,四舍五入等于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法国,重要性显而易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6年的“1+6”到现在的“1+13”,上海大都市圈的不断扩容,城市聚合力的提升,让上海龙头效应不断凸显的同时,也让各城市有了更大的发展动能和空间——

能造环线地铁的城市本就不多,敢造环线高铁的也就只有长三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