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则热搜,内容大致是:一对生活在四五线城市的90后夫妻,7年存下了100万,花50万买了房,剩下的50万都存在了银行,一个月就靠800多元的利息生活。每个月最主要的支出,是孩子的教育。其他能省的地方,绝不多花一分钱。

很多人看完,表示难以置信。家中有一个吞金兽,花钱如流水。这点利息,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也别说靠利息生活了,再多的存款,其实也不敢轻易躺平。

且不论真实与否。如今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抠门经济学。“抠搜”的程度,不亚于老一辈人。你以为的入不敷出,或许在别人那里是,绰绰有余。

那攒到多少钱,才能轻松地躺平呢?

网上流传着一张“家庭存款的8个等级”表。

若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你要是在

第六级“富裕层”

,家庭存款超过500万,那么你就可以彻底躺平了。

要是处在1-5级的,那就还需要为了生活持续奋斗。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近些年来刮起了一股“靠利息生活”的风潮。

努力工作,疯狂存钱

”,这是不少年轻人生活的主线。为的就是,早日退休,靠利息生活。

但,仅是银行定期存钱这一种方式,还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为了更合理地配置自己的资产,一些年轻人还会学习各种理财知识,购买基金、股票、债券、年金、黄金等等。

为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未来的不确定性,让人感到深深的焦虑、恐惧。

饭碗,难以端稳;35岁,面临被裁;中年,收入骤降;老年,没钱养老。

当下,蜷缩地活着,保守地前行。未来,也许才能活得更加舒展。

《上瘾式存钱》中说:“存钱,本质而言存的是一种抵抗风险的能力,存的是一条人生的退路。”

存钱,存的是生活的选择权。你卡里的余额越多,选择权便越多。

但是,大家也没必要过度焦虑。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不同,有些东西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跟着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行,你总会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成为终身学习者,让自己变得值钱,其实就是在赚钱。无论遇到什么样情况,个人的才华,永远都不会因此而受到通胀的压力。

那么,大家的存款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有公开数据显示,从2020年-2024年1月,中国人存下了58.24万亿元。而这四年里新增加的存款,相当于2009年-2019年的总额。

央行数据有显示,2024年一季度,我国人均存款增加了6114元,到了3月末,人均存款已经接近11万。

你,被平均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