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王朝到了末路的时候,总会涌现出农民起义,他们代表最底层人们反抗压迫的精神,但是说实话,能够颠覆一个朝代的农民军真的很少,更不用说开创一个新朝代了。历史上平民出身的皇帝有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要数比较厉害的,那就是李自成了,这可惜李自成做到了前者,他率兵颠覆了明朝,但是他没有做到后者,他没有能够开创一个朝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自成占领大明的都城北京,这是他的一个巅峰,而自从这个巅峰过去以后,便一路溃败,直至覆灭,主要是因为她犯下了三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是在战略眼光上不够长远,以关中为根据地。当时李自成占领河南,召集手下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会上大家各执一词,出现不同意见,左辅牛金星提出顺着黄河北上,从河北向北京方向进发;而礼政府侍郎杨永裕却主张先攻下南京、截断运输,将北京围困其中,再寻找机会北上;但兵政府从事顾君恩却认为:当务之急,先拿下关中一带,在山西修整后,再次进攻北京,他认为直接进攻北京太过于冒险,如果一击不成,将会无路可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自成最后采纳了顾君恩的方案,顾君恩的方案看起来没有什么风险,而顾君恩计谋最大的弱点就是他全然没有考虑到关外满清的因素,他全然没有想要也许关外满清就此趁虚而入。可见他缺乏战略眼光。

杨永裕的方案虽然看上去“太过缓慢”,但是却是最好的方案,这个方案既可以攻占北京,也可以有效的应对满清趁虚而入。当时中国的经济区已经由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显然以富饶的长江中下游流域作为根据地,要比依托关中势力更加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只是可惜李自成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李自成选择先灭掉了明朝,而后自己去面对强大凶悍的满清,只可惜他立足未稳,怎么可能打得过满清呢?

不得不说的还有他在军事上酿成的大错,即使采取先灭掉明朝在面对满清,他仍然有机会可以赢得胜利,但是他攻取北京后,没有第一时间派兵驻守山海关,迫降吴三桂等明军,他轻视了满清的实力,他的大部分兵力都驻守在西北地区,兵力分散,这是更大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就是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后,对原来明朝的官吏征收粮饷,使得他失去了人心,当然这虽然也占比重但是全然不如之前两点,要知道,清军入关后,比李自成可是要残暴十倍的,清军推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政策,实在是令人发指,然而意外满清在军事上取得的全盘胜利,并没有影响到他的统治。

如果李自成没有在战略、军事上犯下大错的话,他终究会走上刘邦朱元璋一样的道路,闯王会变成统治天下的皇帝,只是历史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但是他却没有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