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野兽生活的朋友们,大家好。

为了方便各位学习,我们会陆续选取鸡侠访谈各领域专家的视频,整理成系列文章,发布在「野兽生活」公众号,供伙伴们阅读、收藏。

以下文字,是鸡侠专访王汉男博士系列文章第1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期访谈,王汉男博士将从人类学和进化论的视角,为我们重新解读真正适合人类的饮食方式。

如果你还没看过相关视频,可以点击下方卡片,去看视频版专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侠:非常高兴能邀请到王汉男博士,从人类学和进化论的视角,为大家重新解读真正适合人类的饮食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其实一直很期待,能跟王博士聊聊低碳生酮和进化论之间的联系。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大多数人平时可能不太会去了解很多关于生物学、进化论方面的知识。

王汉男:是的,这方面比较有意思,也没有太多人去了解。

鸡侠:国内目前也更多是从医学、营养学的角度来解读低碳生酮的,例如有哪些研究证据、临床实验等等。从人类学和进化论的视角来解读低碳生酮的,还是比较少的。

很多年前,我自己最开始认可低碳生酮饮食,当时的我其实没有去查阅任何文献,但下意识地就觉得这种饮食方式是正确的。

可能是因为我在接触低碳生酮之前,已经看了大量人类学和进化论相关书籍和文献,脑海里有了这样一颗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汉男:对,人类学是我们健康理论的基石。医学和营养学也应该都基于人类学进行研究。

鸡侠:我之前拍视频的时候,就跟大家讲过,我认为在低碳生酮领域里,生物学和人类学是基础科学。

如果去研究医学、营养学、社会学这些学科,但没有弄明白基础理论,或者与底层的基础科学建立起联系,光在表面研究其它东西,是没有意义的。

王汉男:对,很容易出现偏颇。

鸡侠:就像营养学里很多说法都自相矛盾,一个东西到底是好是坏,谁也说不清楚。

王汉男:是的。如果不以人类学作为研究基础和指导性思想,去研究一些本来没有必要的东西,还会造成时间以及人力的损失。

在我看来,如果医学、营养学等学科或其他健康理论,以人类学为基石进行研究,那它们的跨度会非常大。

例如匈牙利的演化医学,就是把人类的演化知识,作为指导思想。我的国际团队,索菲亚和托特博士他们,打的就是「演化医学」的名号。

鸡侠:现在已经专门有「演化医学」这种叫法了吗?

王汉男:对,演化医学最早可能是由美国提出的,但美国没有能够让演化医学生长的土壤。所以,只能在匈牙利大跨步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匈牙利在饮食方面,有一定的传统优势;并且,匈牙利的学者也做了很多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匈牙利的演化医学,或者说匈牙利版的低碳医学,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

鸡侠:我当时认同低碳生酮饮食,就是因为我觉得,从进化论、人类学的视角看,它是顺应人类漫长进化历程的饮食方式。

因为大部分时间,人类这个物种是以吃肉,或者说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我们的基因也更匹配和适应这种饮食结构。

现在,人们出现了各种生理上的不适应以及健康问题,例如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等。就是因为在短时间内,饮食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身体没办法适应导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汉男:我们人类经历了 340 万年演化,这在人类生物学营养结构上也有所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侠:我特别想让你分享一下,人类从漫长的远古时期到现代社会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个阶段,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多次变化。

这会对人类的进化、健康状态以及生理结构,产生哪些影响呢?

王汉男:人类的演化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单看人类饮食演化的部分,得从 350 万年前开始算起。

如果说,我们是由南方古猿进化而来,那它们的饮食方式,在那时就已经和现存的猩猩等植食性灵长类动物,产生了显著的分化。

当时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丛林变成了草原,所以南方古猿只能从树上下来,去取食低矮的杂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它们取食低矮杂草后,就正式和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饮食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偏移。毕竟在过去,它们的身体只消化树叶、水果等食物。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身体就需要有适应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展开说下关于自然界伦理秩序的问题。每一种生物在演化过程中,都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取食不同的食物,才不会发生特别严重的竞争。

但我们人类打破了这种自然伦理秩序,从之前的高生态位,降到了较低的生态位。因此我们会和老鼠、昆虫以及鸟类,发生严重的竞争。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人类会把这三类动物列为害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方古猿跟肉类产生联系,大概是在340万年前。当时由于自然环境又发生了变化,低矮的杂草不足以让他们生存。所以,它们就开始用较为粗糙的石器,去屠宰动物的尸体食用。

鸡侠:这就是人类从食草到食肉的一个转变阶段。

王汉男:对,这是当前我们能够找到最早的证据,当然也有可能发生得更早。它们就在这个过程中,适应了和之前差异非常大的饮食方式。当它们去屠宰动物尸体时,就开始了人类的肉食性演化。

鸡侠:当时它们屠宰的,是其它动物吃剩下的尸体吗?

王汉男:是的。南方古猿在用工具屠宰动物尸体的过程中,逐渐依赖上这种生产方式,也就实现了从使用工具到依赖工具的转变。这也是我们人类和其它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鸡侠:我理解的动物尸体,就是别的食肉动物吃剩下的食物,可能剩下的主要是一些腐肉和骨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汉男:对,外国的学者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类食腐的,营养学方面的研究。他们以直立人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营养计算。

发现即便不取食动物尸体的骨髓,骸骨上残留的肉也足够一个成年的直立人食用。

鸡侠: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要使用工具。

王汉男:对,肯定是要用石器来进行制作的。

鸡侠:这会对手的灵巧性和大脑的进化,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吗?

王汉男:是的,会促进大脑发育。使用工具和依赖工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像猩猩、乌鸦这些,它们只是使用工具,而没有实现依赖工具。

人类依赖工具是指生产和生活实践,完全依赖于工具而进行。

后来人类使用火,也是依赖工具的一种表现。因为野生动物是怕火的,但南方古猿就能将火,当作一种求生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侠:人类获取营养和生长发育,跟火的关系大吗?

王汉男关系非常大,火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人类用火,有这样一个假说:200 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天然火。40 万年前,他们就会在火塘、山洞以及穴居处,去保存火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侠:就让火种一直不灭。

王汉男:对。20 万年前,智人就是依靠火种,进行自由生活的。火的引入,一方面让我们人类有了夜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它们用较少的肉食,来获得更多的营养,同时增加了肉食的吸收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侠:就是把肉做熟。

王汉男:没错,熟肉会暴露蛋白质基团,加上胃酸一起作用,从而让蛋白质更好地吸收和消化。像之前的食腐动物,例如能人、南方古猿等它们是取食生肉为主的,生肉的消化率会比熟肉要低。

很多人认为取食熟肉,不算食腐,但其实这属于高阶的食腐。在加热过程中,蛋白质会变性。所以,人类的食腐行为是从 340 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

用火,让人类饮食的精细化显著提高。我们人类在南方古猿阶段,因为需要有较强的咀嚼力,来取食粗纤维类的植物,所以下颌会非常大。

像傍人的头顶,也会有巨大的咀嚼肌附着点。这些强大的咀嚼构件,可以让它们更加轻松地咬开木头,或者坚果等食物,生活也更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和火以及肉类产生大量联系之后,就不需要这些强大的咀嚼构件,来食用粗纤维类食物了,这也就导致牙齿和上下颌发生了退化。

并且,用火处理过后的肉,也不需要我们拥有较长的胃肠来消化食物。

早期人类吃下食物后,需要在消化道内进行发酵,但在和肉类产生联系后,就不再需要发酵这个过程了。省去了发酵的过程,肠道也就发生了退化。

鸡侠:我看到有研究说,不仅是人类,食肉动物的肠道都会比食草动物的短很多。

王汉男:是的。所以我们人类的消化道形态,是跟狼、狗这些动物相似的。但值得一提的是,牙齿和上下颌这些咀嚼构件的退化,给我们大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以外,胃肠退化节省了消化道的热量需求。所以,也给大脑提供了更多的营养来源。

鸡侠:我们使用火,吃加热的肉等食物。我的理解是——第一,人类从食草到食肉的过程中,营养密度变高了,能够获取到更多的卡路里和蛋白质。

王汉男:对,从饮食中获取了更多营养,是我们消化道退化的原因之一。

鸡侠第二,因为我们会使用火。火让食物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吸收,也进一步增加了我们获取营养的能力。

王汉男:是的。

鸡侠:因为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高耗能的器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变化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育。

王汉男:对,人类大脑的主要成分,也是脂肪和蛋白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侠:人类没有尖牙利爪和很多体力,也打不过野兽。但是,我们拥有发达的大脑,这是其它动物没有的。这才让我们有了更高的智力,成为了地球的统治者。

王汉男:因为依赖工具,我们的智力更高了。

鸡侠:是的,大脑的发育,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从人类进化史的角度,来进行归因:

首先,因为人类吃肉(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很多动物都吃肉,也没有进化出发达的大脑);

其次,是工具的使用。从使用工具到依赖工具,人类有了精细化的动作,从而促进大脑发育;

最后,人类会使用火,人类应该是唯一会使用火的动物。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其它食肉动物没有像人类一样,进化出发达大脑的原因。

王汉男:是的。使用工具、依赖工具以及使用火,都为我们人类演变,提供了非常大的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文字整理自鸡侠专访王汉男视频 第1期,对应视频点击下方卡片可以查看。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将王汉男博士采访视频整理成文章,发布在「野兽生活」公众号上,请大家保持关注。

对了,可能有些朋友还不知道:野兽生活打造了「小野兽服务团队」,作为与用户交流的重要窗口。

我们的最新科普内容(视频/文章/图片)、产品动态、品牌资讯都会在小野兽的朋友圈发布,大家也可以通过小野兽和我们进行沟通、保持联系。

如果你还没加小野兽为好友,记得扫码添加哦。

野兽生活最新科普内容、产品动态、品牌资讯都会在小野兽的朋友圈发布,也欢迎大家通过小野兽和我们进行沟通、保持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容

徐瑜

本文设计

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