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普京宣布暂停《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之后,俄罗斯在其境内又进行了洲际战略导弹的试射,并且还将俄罗斯的新型战略核武器扩产计划公之于众。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俄罗斯发出“核扩军”的消息,很明显是对美西方挑动乌克兰局势恶化的强势回应。

普京此时抛出“增核”计划,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在俄乌战争僵持不下的局面下,对美西方国家的“核威慑”,但另一方面也表明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确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想要通过“核威慑”的手段阻止美西方更多力量的介入,以达到快速结束俄乌战争的目的,但从更深层次角度而言,这是俄罗斯在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因为核武一直都是俄罗斯最后的底牌。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为确保对美国的战略和平衡,实行的是和美国一样的“先发制人”的核威慑战略。根据俄罗斯核战略,俄罗斯不仅要用核武器来遏制核战争,也要用来遏制大规模的常规战争。换句话说,在“俄乌战争”中,只要俄军认为战争已经进入大规模战争的阶段,那么核武器将会成为俄罗斯可以使用的一种战争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

随着俄乌战争进入第二年,俄罗斯已经开始在“核威慑”上对美西方频频施压,一方面宣布暂停美俄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三位一体和威慑的更新换代,以确保俄罗斯的新型洲际导弹在今年能够实现战斗值班。

在这个问题上,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更是发出了十分强硬的末日警告,梅德韦杰夫在给俄媒的投稿文章中声称,西方有50个国家想将俄罗斯从地图上抹去。另外,梅德韦杰夫还表示如果俄罗斯自身的生存出现威胁,那问题绝对不是通过俄乌战争解决的,这将是世界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需要一个没有俄罗斯的世界。

目前,俄罗斯正在筹备“春季攻势”,准备在俄乌战争进入第二年之际给乌克兰致命一击,然而美西方对此非但没有缓和局势,反而在对乌军援问题上不断加码,美国人更是嫌俄乌战争这把火烧得还不够旺,甚至还提出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制导武器,而这条红线一旦被越过,也就意味着俄罗斯本土将被暴露在乌克兰的打击范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德韦杰夫

在这个大背景下,美俄双边核军控协议濒临破产,无异于又给全球带来继冷战结束以后最为严重的核威胁。俄乌战争的本质就是美国发动的一场代理人战争,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目的是消耗俄罗斯,同时分化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将欧洲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乌克兰对美国而言只不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

但对俄罗斯而言却是战略生存问题,美国和北约将触手伸到乌克兰,本身就是对俄罗斯国家地缘战略安全的侵犯,这也是俄罗斯不惜一战的最根本原因。

这一点也很好地体现在俄乌战争中,美西方想和俄罗斯玩消耗,而俄罗斯则想直接掀桌子,用以警告威慑对手。尽管美西方对此早有预料,但终究不愿面对俄罗斯的核威慑,毕竟欧美国家谁都不想为了乌克兰搭上自己。就在俄罗斯宣布退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发表末日警告后,西方国家内部风向开始出现变化,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战浪潮频频上演,就连在乌克兰内部,也传出了对泽连斯基不满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目前,乌克兰国内反对泽连斯基继续执政的声音越来越大,不断有政治势力要求泽连斯基立刻下台。一方面乌克兰虽然与俄军进入僵持状态,但是乌军在战场上的人员伤亡情况却愈发严重,乌克兰社会对此极其不满。另一方面,乌克兰经济发展陷入倒退,乌克兰财政资金早已枯竭,如果不是美国不断投入资金援助,乌克兰当局可能早已经分崩离析。而为了缓解财政危机,乌克兰当局故意隐瞒乌军士兵的牺牲情况,以各种理由拖延和减少抚恤金的发放。

对于乌政府而言,当下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应对俄乌冲突,还要应对国内巨大的经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不仅拒绝与俄罗斯和谈,反而在美西方指挥下继续和俄罗斯正面硬抗,乌克兰国内出现反泽连斯基声音也就不奇怪了。

不仅如此,美国也出现了反战声音。2月19日,数千名美国民众前往华盛顿国家广场,要求拜登政府停止向乌克兰军援,不要再推动乌克兰问题朝着长期化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美国民众还提出北约应该立即解散,美国的军费开支需要大幅度削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议人群

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美元危机国内的经济问题。在经历过几轮的量化宽松和提交美元基准利率之后,美国迎来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通胀问题,而美债的长短期利率已经倒挂,如果美国两党不能达成一致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政府很可能在今年迎来债务违约问题。国内危机尚未平息,美国却拿着纳税人的钱不断投入到乌克兰,自然会引发美国民众的不满。

另外在欧洲,德国和法国国内也相继爆发了数万人参与的抗议活动,作为受俄乌冲突影响最大的欧洲,过去经历了能源价格上涨、物价飙升、经济发展下滑等问题,这些都让法德民众对政府感到不满,如今随着俄乌冲突进一步扩大化,甚至俄罗斯频频发出核威胁,德国和法国民众普遍担忧俄乌战争更多外溢,波及欧洲,甚至是有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因此,法国和德国的抗议者认为,政府应该退出北约,同时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尤其是主战坦克在内的重型装备,呼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俄乌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约

法德两国爆发的抗议活动,其底层逻辑很清晰,在全球经济萎靡的背景下,欧美国家却仍不断用纳税人的钱去填乌克兰的无底洞,这导致欧美国家民众开始对所谓的“普世价值”产生动摇。

还有就是欧洲国家从上到下普遍认为,俄乌战争只不过是美国用来遏制俄罗斯的手段,这一点从最初马克龙和朔尔茨对俄乌战争保持中立态度就能看出,而美国把欧洲绑上战车,成为美国打压俄罗斯的前沿主阵地,这也导致普京退出削核条约,那欧洲就首当其冲。因为一旦俄罗斯真的动用核武器,那欧洲就会成为核打击的首要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推动的“俄乌战争”不仅仅是想要削弱俄罗斯,还给欧洲国家上了一个阳谋,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最终美国凭借此举轻易实现一箭双雕,一方面削弱俄罗斯,另一方面将欧洲抓在自己手中。

当然,从俄罗斯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俄罗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美国设下的“陷阱”,普京对此也承认。普京在接受俄罗斯第一频道采访时,首次承认俄罗斯已经掉入美国设计好的“陷阱”,俄罗斯存在“潜在解体”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武器

普京称,如果美西方想方设法让俄罗斯陷入崩溃状态,并且通过控制手段将俄罗斯解体,那么俄罗斯人民就很难继续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存在,俄罗斯人很可能作为“莫斯科人”、“乌拉尔人”等生存下去。

虽然俄军通过一系列的攻势成功抢夺回了乌克兰战场主动权,但战略上却陷入到被动局面,以目前俄罗斯的举动来看,都是想要快速结束这场战争,但随着北约军援不断加码,不断给泽连斯基政府施压打气,导致俄乌之间始终无法开启真正的和谈,而俄乌战争长期化,将会给俄罗斯带来极大的经济、战略、军事等多方面的压力,甚至一旦结果不理想,俄罗斯都有分裂的可能性,这点梅德韦杰夫就曾说过,俄罗斯在战场上输不起,一旦输了俄罗斯将不复存在。所以俄罗斯不断亮出核底牌,都是为了避免这一最不利于俄罗斯的结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