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9年恢复工作职务以后,雷伟和先后兼任中共六安地委皖西革命斗争史征集编写筹展领导组副组长、党史资料征集整理小组副组长。1982年11月离休后,他仍担任中共六安地委党史工作委员会顾问职务。他积极主动,不遗余力地关心和支持党史研究、编写党史工作。

1980年11月,开始了《皖西革命史》的资料征集工作。雷伟和亲自带领编写人员深入大别山区,考察史实,探视遗址。

为激发编写人员的革命热情,让大家知道皖西革命为什么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道理,他特地安排同志们看了胭脂坳和白果湾的两处万人墓,讲述:国民党反动派于1932年间,在胭脂坳(今金寨县关庙乡胭脂村)一次枪杀500多名革命干部和群众;在白果树湾(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村子,当时属于六安县六区),国民党十一路军杀了300多人,两个刽子手从日出杀到日落,直到刀也砍卷了,人也砍累了,最后剩下两名手里抱着孩子的妇女才不得不停手。雷伟和这次见到幸存的两名妇女,她们已经是儿孙绕膝的老奶奶了。这血淋淋的事实,深深地印在了编写人员的脑海里。

为了进一步让编写人员认识到革命的艰苦,雷伟和不顾古稀高龄,拖着残疾的身躯,跋山涉水,沿着当年红二十八军第一、二、三路游击师战斗过的地方进行考察,先后到了金寨县的斑竹园、吴家店、古碑冲、熊家河、燕子河、花凉亭,霍山县的太阳畈、古佛堂、漫水河、诸佛庵,六安县的独山、龙门冲、苏家埠和霍邱县的白塔畈、下洛山等地。他一边看,一边召开“三老”(老红军、老赤卫队员、老基层干部)座谈会,获得许多珍贵史料。

皖西革命斗争史征集编写筹展领导组组织人员分赴北京、南京、合肥等省以上档案馆,查阅、摘抄、复印资料,访问340多位老干部,征集数百万文字资料。1979年,又组成地县联合调访组3个,分赴全国19个省市和七大军区调访202位老干部,整理出调访笔录139份,复印资料32份,填补大量史料空白,为开展皖西地方党史编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1982年6月1日,雷伟和向六安地委常委会议汇报中央党史办公室在南京召开的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精神。安徽省规定地市党史办编制10-12人、县区党史办4-6人,而当时六安地委党史办只有两个人在应付门面,县委党史办只有两个是专职的,其他都是兼职的。很多事情搞不起来,有些文稿写好后也没有人打印。雷伟和向地委提出了贯彻意见,其中尽快做到人、钱、机构“三落实”是重要的一条。这次会议,对六安地区党史工作是一个积极的推动。

1983年11月,《皖西革命史(征求意见稿)》编出后,雷伟和认真审阅,写了近万字的修改意见。特别对稿中“新四军四支队由于受王明路线影响没有迅速东进”这一重大提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编写组的重视,后来采纳了他的意见。1986年送审稿编出后,雷伟和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审查,又提出8点修改意见。1987年6月,《皖西革命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1988年获华东优秀政治理论图书二等奖,1992年获安徽省第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皖西革命史》被专家们一致誉为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其中雷伟和的贡献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1980年,中央军委部署收集与编写《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战史》的任务,由武汉军区具体组织,有关军区和军兵种协助进行。雷伟和是中央军委红二十八军战史编辑委员会57名成员之一。他多次陪同开国中将、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红二十八军战史编委会负责人林维先(被毛泽东赞誉为“游击专家”“民兵专家”)及工作组,深入大别山区实际调访,搜集并核实了大量革命历史资料。

对战史编辑,他坚持“求实成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个史实。1982年7月,《红二十八军战史(初稿)》编出。初稿中有这样一句话:“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长征后,于1935年2月又重新组建了省委。”雷伟和查找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证明没有重建省委。对这重大的史实,他写信给战史编委会,意见被采纳了。林维先见到皖西的同志,高兴地说:“雷老为编写红二十八军战史办了一件好事。”

1985年4月,雷伟和被评为“全省党史先进工作者”。25日,中共安徽省委召开表彰大会,时任省委副书记卢荣景给雷伟和颁发奖状。奖状上写道:“在党史工作中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秉笔直书,存真求实,为立准立好党史资料做出了显著成绩。”

1986年4月始,六安地委开展组织史资料征集工作。12月24日,已经离休4年的雷伟和参加地区召开的组织史资料编研会议。会上,各县在汇报工作进展时摆出了不少困难。在听了汇报后,雷伟和着重讲了“如何对待工作中的困难”这一问题。他说:“做什么工作都有困难,问题是我们怎么看、怎么办?编写皖西革命斗争史这些年,都是在克服困难中走过来的,现在不是已经编出来就要出版了吗?现在编写组织史,也会遇到困难,我们这次开会也就是为了克服困难。各县搞协作,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措施。”雷伟和还说:“你们在汇报中都讲县委如何如何重视,可是你出的成果呢?光讲重视不行,要看成果。出了成果,才说明县委重视。究竟组织史资料编纂工作搞得怎么样,还要看能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这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各县组织史的征集和编辑工作。雷伟和逝世两年后,1995年6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六安地区组织史资料》编成,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 (张正耀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