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

跟着非遗游河北

今天为您介绍山海关区

“非遗go购go”惠民展销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惠民促销项目列表

山海关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均可查看大图

02

非遗项目介绍

山海关区

  • 山海关百年老冰糕

冰糕是山海关特有的一种冷饮,它在古城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据考证,1900年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分兵入侵山海关。由于《辛丑条约》的签订,允许八国联军在山海关至天津沿线驻兵,在山海关沿海有八国联军营盘。在铁道南面侵略者修建了六国饭店(原铁路小学)。六国饭店是为外国人服务的它除了卖一些西餐外,每到盛夏,中国服务员利用国外带来的制作冰糕的机器,为他们制作冰糕。后来联军回国,制作冰糕的技艺就流传下来,形成山海关特有的冷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山海关布老虎制作技艺

布老虎是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它又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室内摆设、馈赠礼品及个人收藏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民间特色的工艺品,老虎在百姓心中是勇敢、健康、威武和权利的象征。其历史久远,现代艺人在传统工艺上又结合刺绣、剪纸、年画以及水墨画的一些样式及色彩对比,其造型生动、色彩明亮、神气活现,又增加独特的“和山海”书法元素,书法家高文学题字,更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绪及心理需求。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山海关葫芦烙画

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音近“福禄”,同时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葫芦烙画历史久远,现代艺人在传统的烙画工艺上又增添了雕刻、彩绘、堆彩、掐丝、压花等工艺。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山海关传统花生糕制作技艺

山海关花生糕,以精选花生仁为主料,辅以白糖、饴糖等,经过熬糖、拨糖、垫花生面,刀切成形等工序制成,独具地方特色。成品呈片状,多层次,显明细网络,疏松度强;食之口味桦脆,香甜利口,含口自化,令人回味无穷。相传山海关的花生糕,清朝时期,慈禧太后来山海关游玩,当地官员捧着花生糕,让她品尝,她尝过后连连称赞,从此定为宫廷的贡品,每年都要向皇宫进贡。从此山海关花生糕也就名扬四海了。花生糕是河南开封的传统小吃。据说,早在北宋时期,开封人民已经会制作花生糕,花生糕也成为自北宋以来古代宫廷膳食,后经元、明、清三个朝代600余年,流传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山海关五香花生米传统制作技艺

花生,又名长生果,是民间百姓日常一道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物,深得国人的喜爱。关城张老六五香花生米是张家人采用独特的烘炒技艺和秘制配方,独树一帜,化简单为神奇。真正将花生的制作加工上升到艺术高度。整套的炒制技法是由第一代创始人张义功于上世纪20年代初创,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第二代传承人张正历、第三代传承人张鸿不断在工艺和技法等方面优选和改良下,关城张老六五香花生米已经成为关城以及周边百姓饭桌上和日常休闲里一味不可或缺的美食,在百姓的心中享有极高的口碑和声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山海关过关饼制作技艺

山海关过关饼有六百多年历史传承。相传为徐达修筑山海关城时,为给修城将士改善伙食所发明。将士们吃着这种饼修筑长城,如期完工。为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就将这种饼称为“过关饼”。过关饼制作技艺后传到民间,被加以改良,最终成为山海关地方特色美食。如今的过关饼,成品如婴儿拳头大小,外皮酥脆多层,内里馅料丰富,食之香甜可口,极具地方特色。在当地,人们不仅平日里经常食用,逢年过节,学生考试,婚庆嫁娶等重大喜事,都会准备过关饼,讨一个“顺利过关”的好彩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刘家中草药香囊制作技艺

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药,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