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该意见总共为21条,其主要内容涵盖台胞来福建生活、学习、工作以及经商等一系列的内容,要求逐步实现台胞在福建享有与当地居民拥有同等待遇。
另外,该“意见”还旨在加强“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社会氛围,在福建建设两岸相互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有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之前商务部相继宣布考虑中止两岸之间的ECFA协议以及正在对台当局发起“歧视性”贸易壁垒调查,现在又出台“意见”21条,这两者之间好似存在部分的对立。
实际上,为了“反独促统”,大陆民间对台经贸政策一直都有两种论调:一种是穷台论,一种是惠台论。前者指的是利用一系列政治、经济乃至是军事手段,遏制台湾获得经济发展的机会,让台湾地区一直处于低经济发展水平。
比如经济上限制台湾的对外出口以及影响外资对台湾的投资意愿,通过军事手段不断对台施压,让外界处于风险考虑对台湾的投资环境产生担忧,台湾也就丧失了获得外资的能力。
但是这种手段会导致台湾经济出现倒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强“台独”势力,因为没有联系就意味着没有什么能够掣肘“台独”。
两岸贸易
另一种就是“惠台论”,这是过去十几年间,大陆对台湾采取的广泛做法。指的是通过经济手段与台湾地区进行经济交流,不断扩大两岸经济的合作范围,加深经济联系,当这种联系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就可以实现和平统一的目标。
但通过过去几十年实践来看,两岸的经济关系正在日益密切,但这也并没能改变岛内“台独”势力扩张的势头,反而呈现一种愈演愈烈的态势。从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选情来看,顽固“台独”分子赖清德支持率长期维持在35%以上,这意味岛内绿营的势力很强大。
所以这两种做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针对这两种对台措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要拿出相应的措施让台湾问题重新走到能够和平解决的道路上。
赖清德
毫不客气地说,台湾这些年之所以经济发展依旧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陆持续性的“惠台”政策。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两岸在2022年的贸易总额为3196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2380亿美元,而大陆向台湾出口仅仅为815亿美元,也就是说台湾对大陆保持着超过15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造成这种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台湾的“歧视性”贸易政策,而另一方面ECFA也在其中起到了作用。
这些单方面的“让利”行为,并没有让民进党当局“回头是岸”,反而越发猖狂试图推动“事实台独”。所以大陆一定会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反制,比如商务部已经在就中止ECFA进行讨论,对台当局的“歧视性”贸易壁垒调查也已经展开,这就意味着“惠台”政策朝着“穷台”政策的转变已经拉开序幕。
但是“惠台措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穷台措施”同样具有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之所以台湾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比,认为大陆对台湾的一切让利都是理所应当,而不是认为这是大陆对台湾的“照顾”。
所以“意见”21条就诞生了,“意见”21条针对的是部分地区,主要针对的就是金门,而大陆所涉及的地区也主要是福建。只要在未来几年里,金门与台湾大部分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会不需要推动,台湾内部就会出现争论的声音,只要金门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超过岛内平均水平,到时候就不是靠着绿媒在舆论上作文章就能带风向的,因为那时候不管是蓝还是绿,都会用脚投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