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后,尤其重视在芯片领域建立霸权地位,因此推出了《芯片法案》试图推动芯片制造业回流,并威逼利诱日韩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芯片制造商赴美办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台湾地区的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开始赴美办厂。但最近,台积电与美国政府闹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积电

据《华尔街日报》4月20日报道,按照美国的补贴政策,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400亿美元建立的生产线,能够获得150亿美元左右的直接补贴和税收抵免。台积电当时愿意在美国设厂,也是为了获得这部分补贴。但钱不是白拿的,想要拿到补贴,美国政府还有两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向美国分享利润。由于台积电获得的补贴额度已经远超1.5亿美元,所以按照《芯片法案》的规定,台积电需要向美国政府分享其投资回报,但台积电并不愿接受这一条件,因为比起台湾,在美国的建厂成本要高很多,如果还要分享利润,台积电很难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美国缺少芯片制造业人才,包括原材料、IC设计等上下游从业者,所以用工成本将更高。美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近日就曾公开表示,在半导体行业,美国至少面临着10万人的技术人员缺口。不过这次台积电赴美建厂,不仅投了钱,还把台积电的顶尖人才一并送到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

第二个要求,分享台积电的会计账簿和业务。这些都是机密信息,一旦被泄露,不仅会曝光客户的商业机密信息,而且还会降低台积电本身的议价与竞争能力。

所以对于美国政府这两个要求,台积电并不想接受,但事已至此,台积电的处境已经十分被动。事实上,台积电赴美建厂,政治因素大于经济因素。拜登政府一心想要重塑美国在芯片产业的霸权地位,必然会加大对日韩以及台湾地区芯片产业的控制力度,甚至会像吞并阿尔斯通一样,将相关企业据为己有。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此前曾公开承认,之所以选择赴美建厂,是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

芯片产业一直是台湾地区在国际上的“招牌”,台积电更是被岛内媒体称为“护岛神山”。然而面临美国掏空台积电的做法,台当局非但不及时阻止,反而还主动配合美国。蔡英文在与美国议员见面时曾多次表示,要和美国共同打造“民主芯片”,以维护供应链的稳定,实质上就是要“卖台”以换取美国的支持。但台当局也要清楚,台积电被掏空后,台湾地区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也将大大下降。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只会加速“台独”势力的覆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英文

美国掏空台积电,并要求盟友的芯片企业交出商业机密,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在芯片领域打压中国。得到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大厂的运营情况以及账目后,美国能够顺利梳理出大陆芯片的需求情况,如此一来就能够对大陆芯片产业进行精准打压。

面对美国在芯片领域的打压,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尽管我们的先进制程芯片仍与西方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我们拥有体制优势,最重要的是国内市场足够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芯片

过去国内芯片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与生存环境差有着不小的关联,国内芯片市场很大一部分被外企占据。如今随着美国对华制裁的加剧,外企被迫陆续离场,国内企业开始逐渐夺回国内市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吸引投资的能力也大大增强。这意味着,国内芯片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将大大提升。所以我们如果能够顶住压力,就一定能够突破美西方的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