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魔兽世界》国服回归的倒计时,各种相关消息又称为了游戏圈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魔兽世界》手游却悄摸摸得在短视频平台“官宣”了。

游戏干线(WeChat:eplay520)注意到,近期在短视频平台出现了多个直播声称《魔兽世界》手游已经上线,加群即可获得下载方式并体验。其中还有比较迫真的直播间煞有介事的露出了登陆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短视频平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明目张胆用着《魔兽世界》的LOGO,在直播间挂上“魔兽手游震撼来袭”的字眼,还放出了所谓的登录界面的,还是非常少见的。

更神奇的是这个登录界面还放上了蜗牛游戏的LOGO……

而且在《魔兽世界》相关IP在网易手中,打上蜗牛游戏LOGO的情况下,居然还有微信登录……

这些魔兽世界手游究竟是什么?

由于主播并没有透露游戏的具体名称,也不可能真以《魔兽世界手游》为正式名称,我们只得根据登录界面的一些信息,尝试去寻找这款游戏。

登录界面信息显示,这款游戏的著作权人是美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出版单位信息为美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但我们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输入美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及软著编号,查询结果为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又根据版号信息,从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以运营单位查询该公司信息,依然没有结果。以美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查询出版单位,同样查询不到信息。

至于文号和版号的写法更是相当奇怪。该登录界面显示,游戏出版文号为“国新出审[201912198号”,符号使用不全。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得知,2019年获得的文号最多排到3702号,没有出现5位数的情况。

考虑到可能是因为视频截图问题,以至于“]"看起来像1,我们也查询了[2019]2198号产品,但依然没有没有发现该款产品的过审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我们从游戏工委官网翻完了2019年发放的所有游戏版号,发现ISBN的出版社代码(第三段)均为498,没有出现356的情况。

到这里,性质就不只是“挂羊头卖狗肉”蹭热度那么简单,而是可能涉及到伪造出版信息传播非法出版的情况。目前,在短视频平台已经无法搜索到该直播用户的账号。

尽管这款十分大胆的游戏本体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在短视频平台依然能够搜索到所谓的《魔兽世界手游》直播。

能够搜索到所谓的《魔兽世界手游》直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随机挑选了一个主播,点上了关注,加入了其短视频平台的粉丝群,获取到了下载地址。

魔兽变魔龙,8年前老游戏被拿出来冒充魔兽

主播粉丝群分享了一个微信的二维码,加好之后对方发来了”魔兽手游“的下载链接。

但打开链接之后发现,这并不是”魔兽世界“,而是蜗牛游戏的《魔龙世界》。

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魔龙世界》是蜗牛游戏在2016年Q4推出的一款自研魔幻题材MMO手游。该游戏拥有总面积达1600万平方米的无缝超大世界地图,在2016年的手机端平台实属罕见。

《魔龙世界》的一大特色是动态世界设计。在游戏中,玩家在游戏中的日常活动和大世界中的阵营事件,都将根据游戏剧情的进展和时间来决定。随着服务器进入不同的阶段,玩家可以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日常任务和PVP玩法。

蜗牛游戏自己的官方网站在2022年发布了“停服一天”的公告之后,没有再发布过新的公告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文提到的没能查询到出版物信息的产品,由其在直播中露出的蜗牛游戏LOGO推断,那款产品也很有可能是《魔龙世界》。只是不清楚为何要伪造游戏版号信息,而不是像其他直播一样,使用“魔兽世界画面+PS手游UI轮盘”的形式。

如果所谓的《魔兽世界手游》确实是《魔龙世界》,那么重点依然是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层面。如果采用虚构版号的方式传播未经过审的游戏,则可能受到经营额倍数的罚款。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业务,可能被主管部门依职权予以取缔,没收出版物、违法所得和从事违法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违法经营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不足1万元的,则可能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虚假宣传屡禁不休,已成平台顽疾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短视频平台的高速发展,很多主播瞄上了利用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推广游戏的路数。

在这方面,既有平台的正规军,比如抖音的游戏合伙人计划,游戏主题短视频打卡挑战等等,通过UGC内容的激活,丰富平台内容的同时推广游戏,使得用户参与到游戏推广的链条中来,共同分享收益。

也有一些GS游戏公会或小型游戏推广公司利用直播的形式去推广自身渠道联运的游戏。这些公司通常会购买一些老款手游,重新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以往,这些公司可能会采用去其他游戏拉人头的方式引流。但随着GS公会套路泛滥,各大厂商也都有自己的应对策略,如AI监测玩家私信内容,提高可发送私信的等级限制等等……

而受电诈防控政策影响,退而求其次的电销/短信推广战术也濒临破产。

在严防死守之下,这些推广不得不扎根短视频平台,然而这些手游产品年代过久,已经很难通过真实的游戏展示吸引到玩家。为了提升转化率,这些公司会直播一些3A游戏画面,利用“信息差”,诱导用户下载他们推广联运的手游,进而中抽成。

更有些游戏推广公司打着“限号内测”“当托"的旗号,诱导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下载他们的游戏。部分GS公会甚至会以“谈恋爱”“做剧本”等方式,诱导用户进一步在游戏中充值,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2024年2月2日,抖音游戏发布公告治理游戏推广“货不对板”的公告。抖音发现,平台部分创作者在创作游戏内容的过程中,存在与其推广游戏的内容货不对板的情况,这对广大游戏用户的下载体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严重破坏了抖音游戏生态内容环境。为了保障玩家的合法权益,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及《游戏分享及推广功能协议》等社区规范,将进一步加大游戏推广场景中出现的货不对版问题的治理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公告发布后,抖音平台对游戏直播推广的货不对板行为进行了强力清理,并积极响应玩家举报。但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平台治理依然无法完全根绝这种行为。

不过,短视频平台直播推广游戏的问题也不止挂羊头卖狗肉的这么简单。更存在诱导充值,虚假承诺等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广告法》,“广告荐证者”的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进行推荐或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游戏推广中也对应主播。

《广告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第三款规定,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结语:

时至今日,各大短视频平台依然存在大量虚假的游戏推广行为,这极为严重的误导了玩家,侵害了玩家的利益。面对抖音的措施,这些主播“换号了事”,也并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

而虚假游戏推广屡禁不止,是不是也意味着当下各短视频平台的政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灵,没能及时维护玩家的权益;是不是应当对当前的整治措施继续改进,以更好的维护玩家的利益,防止玩家上当受骗。

作为广告荐证者的主播也更应当在平台机制下,压实相关责任,提升自律程度,避免“知假卖假”。

平台,主播,用户,游戏公司多方协作,尽可能从源头上保护玩家的利益,而不是最后让玩家跑去依赖第三方的黑猫投诉。

内容合作及转载开白Vx:tsunami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