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三餐四季是普通家庭每天都要面对的,因此去菜市场买菜也是每个家庭都要经历的事,而且逛农贸市场这是最有市井气的一件事。

作为一个负责一家人吃喝的70后,隔三差五去菜市场买菜是我必备的功课,而且我买菜跟大多数人一样,就喜欢去早夜市或大型的农贸市场,因为这里菜的种类全,而且价格便宜也新鲜,尤其是会买到很多本地的时令新鲜果蔬。
经常去农贸市场和早夜市的人也会发现,在每个早夜市或农贸市场的门口,都会有一些农民打扮的卖菜老人,他们手里的果菜不多,而且品种也单一,因为上了年纪,一般市场管理者都不会为难他们,让他们就在那里摆摊售卖。
不过经常逛菜市场的人,对于这些老人果蔬基本看都不看,而且也不会去买他们售卖的果蔬,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内行:4个原因,很现实。
1、这些老人的果蔬要比普通商贩的贵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菜市场门口的卖菜老人拿着的东西不多,而且品相也一般,但是这些老人就是敢要价,同样的东西要比市场里面的卖价贵上不少,而且嘴也特别会说。
人们去逛早市和去菜市场买菜的乐趣,有时候就是讨价还价,以及挑挑拣拣选择自己心仪的东西,这些老人的果蔬不仅贵,还没有挑选的余地,这自然让常去买菜的人放弃他们。
2、这些卖菜老人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居住和生活的人都知道,农民种的菜集中上市的时候,一般主要是批发给蔬菜商,或者是在家门口的集市销售,不可能拿着很少一部分去到城市里的早夜市或农贸市场摆摊售卖,因为即使卖价再高,搭上来回路费和一天的时间也不合适。
早夜市和农贸市场门口的卖菜老人,大多数都是长期经营的果蔬贩子,只不过这些人有可能自己去批发市场上货费劲,而选择就近就在菜市场里的摊位里拿菜,虽然价钱可能略高,但是因为他们选择点精品,因此售价会高一些。
3、倚老卖老出现纠纷很难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菜市场门口摆摊的这些老人,因为果蔬品种少,加上年纪大了,靠着年龄博得大家的同情,因此卖起果蔬来特别精明,不仅很难跟他们讨价还价和挑选,而且一旦出现纠纷会被旁边看热闹的人指责。
大家的心理都觉得这些老人是弱势群体,因此能帮一把是一把,这也让这些老人有了倚仗,因此一旦出现纠纷,那么吃亏的肯定是买东西的人,大家买菜是为了一日三餐,并不是为了去做公益,所以常去买菜的人看到这些老人基本问价都不会问。
4、服务跟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大家都喜欢找服务好,以及果蔬新鲜和价格公道的摊位购买,毕竟出门消费要的就是宾至如归的感觉,所以很多人去菜市场买菜都会在固定的摊位消费。
菜市场门口售卖果蔬的老人,基本上很少会有服务到位的,而且大多比较抠门,可能多要一个包装袋都不会给,这也是为何常去买菜的人不愿意光顾他们的原因。
其实这些在早夜市或农贸市场摆摊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常年经营的果蔬贩子,这也是他们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经常去菜市场买菜的人,基本都有被他们坑过的经历,所以时间长了,自然不会去购买他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