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语:

5月26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称,正在组织京东和美团两家购药平台开展非处方药品线上支付系统测试工作,力争今年7月1日接入200家以上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后,开始正式向参保人员提供服务。

这标志着,北京将正式迎来「医保个账在线购药」时代,不仅推进便捷医疗向前迈进一大步,也为全国医保支付改革打造一个样板间。

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决策,对于患者来说,在线购药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平台来说,后续的想象空间极大;对于药店来说,万亿级医保个账是必争的增量池。

对此,我们也提出三个问题:❶除了医保个账,统筹基金有机会延拓吗;❷ 相比与美团,京东的O2O买药业务显然不具备优势,此次是怎么做到抢跑领先的;❸ 数十万家线下药店,谁能吃到第一波红利?

巨头财经带来独家视角拆解。

主笔 / 佳佳

文章架构师 / 毛自聪

出品 / 巨头财经

01

重磅!北京医保支持线上买药了

一个全国意义上的样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越少,新闻越重要。

这可能是自2022年9月1日,北京市调整职工医保政策、个人账户资金定向使用后,又一重磅动作。

早在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提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将线下已有的医疗服务通过线上开展、延伸。

该指导意见的出台,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和规范,随后,线上购药医保支付服务以不同形式在各省市落地生花。

  • 2020年3月,深圳市开始试水“医保到家”服务,即市民在微信登录叮当快药微信商城,可选择使用医保购药;

  • 2021年7月,沈阳首批62家试点定点药店正式在美团平台开通医保支付,市民可享受“网上下单、医保支付、送药到家”的购药服务;

  • 2023年10月起,上海借助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平台,启动试点互联网药店医保支付工作,市民可通过医保个人账户在上述平台实现线上买药医保支付;

  • 截至2023年年底,杭州市开通“互联网+医保”移动支付定点医药机构222家,13个区县均有分布,已实现全市全覆盖;

  • 作为首个“省电子处方流转中心”,广州市已实现外配处方全流程线上直接结算,已全力打通“双通道”药品外配处方业务线上全流程购药途径。

北京作为首都,也是人口和医药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此次,北京市开启线上购药医保支付,无疑是在各地试点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服务流程,推进政策落地执行,更具有全国范围内的样板间意义。

02

第一问

医保统筹基金和处方药场景

有机会延拓吗?

推广医保支付线上购药,是一个必然趋势,已经被证明有诸多价值。

其一,将购药的选择权还给广大参保人,极大的提高了买药用药的便利性;其二,引导一部分需求从医院流向实体药店,进一步实现医药分开的改革初衷;其三,推动线上支付,利用其数字化能力,可以更高效地实现监管,比如位置定位,个人用药的频次,服用剂量、用药周期是否异常等等。

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属于众望所归,虽然该功能才刚刚上线,但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其带来的便利性已广受消费者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北京医保线上购药还处于测试阶段。该政策仅支持医保个人账户,且仅限购买非处方药等场景,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线上购药可报销”。

不过在全国其它省市,已有先行者。

2023年3月,陕西省医保局发文,参保人员可自助选择在互联网医院或定点零售药店,通过线上或在实体门店购药,发生的医药费用按统筹地区规定结算报销,其中由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支付的,由医保经办机构与互联网医院或药店直接结算。

2023年12月,山西省也开始实施“互联网+职工门诊统筹”医保支付工作,报销账号范围从个人延伸至统筹基金,进一步上探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天花板,让居民从中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的惠民空间,有望逐步完善并扩大服务范围,包括更多药品种类及更广泛的支付方式。

03

第二问

不占优势的京东O2O买药业务,

这次如何做到抢跑领先的?

互联网平台是显性受益方,医保接入的资格一旦拿下来,后面想象空间很大。

消息公布后,5月27日,京东健康(06618.HK)、阿里健康(00241.HK)、美团-WR(83690.HK)、平安健康(平安好医生,01833.HK)分别收涨4.84%、4.42%、2.41%、2.11%。

此次,北京市医保局,选择了京东和美团作为阵地,也是对两家平台价值的巨大肯定。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相比美团成熟的O2O模式与外卖用户心智,其实京东的O2O并不占优势,但本次线上医保打通的多项进展,京东却抢跑在美团前面。

按照官方公告,京东、美团接入医保支付系统仍处于测试阶段,预计在7月1日后正式投入使用,但截止目前,笔者亲测,京东APP的“北京医保”页面已经可以下单,从范围来看,五环内大部分地区都能覆盖,医保支付后1个小时内就能送到;而美团的相关页面上则显示“预计7月1日开通,敬请关注”。

笔者与业内人士交流后,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客观而言,京东的正面口碑和形象,一直以来颇受大众认可。这个是关键的品牌形象和用户心智问题,估计也是政府相关部门选择合作平台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京东健康在医药电商领域的整体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再加上近年来京东一直在大力发展本地化的O2O业务,各项能力已经完善,相信能够在“紧急任务”来临之时,接得住、做得好。这么来看,这次北京医保支付项目拿下首发,也是京东发力O2O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缩影。

此外,据与京东合作的药店人士透露,京东内部对于此次打通线上医保的项目格外重视,系统接通的很快,有卡点立马解决,有时凌晨的时候咨询事情,都有人回应。

04

第三问

万亿级医保个账

会不会加速实体药店的在线化进程?

本次政策受影响的另一端,则是数十万家实体药店

根据中康CMH一项消费者定量调研显示,有超63%的职工医保消费者在零售药店购药时,每次都会使用医保支付。当下,大部分消费者走进药店是因为可以医保刷卡支付,这项功能一旦从线下转移至线上,会进一步对线下药店的数字化转型提出新的要求。

要说明的是,以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美团买药等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其收益模式主要靠流量费用和服务佣金,平台并没有直接分走线下药店的医保份额。

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向线上药店倾斜,用户消费习惯向互联网平台迁移,本质考验的是实体药店自身的在线化经营能力。

而那些积极参与O2O市场改革的头部连锁药店,正是第一波尝到红利的。

截至目前,北京市有1400余家医保定点药店。

根据医保局的公告,今年7月1日将接入200家以上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这200家连锁药店将成为流量需求的承接终点,吸纳一大批稳定客源。

先期接入的10余家药店以连锁店为主,包括高济百康大药房、海王星辰药店、111医药馆等10多家药店,均为线下医保定点药房,分布在东城、西城、海淀、顺义等多个区。

当下,出于用药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目前北京线上可用医保支付的仅限于非处方药品,未来如果能将线上医保支付范围扩展至处方药、慢性病常用药,万亿级的医保个人账户,一定是各家药店必争的支付池。

当然,定点药店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药师服务能力,才能承接住线上医保报销的政策红利。

05

巨头财经的思考

小心谨慎的一小步,终究会推进一大步

从2019政策信号释放至今,接近五年时间。

各省市因地制宜,不同程度地探索线上医保支付服务,从支付方式到服务范围再到服务价格,以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医疗服务的合理分配,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便捷性需求。

毕竟是十多亿人的民生工程,毕竟“医保账户线上购药”是新生事物,毕竟存在一些客观现实的问题和风险,将口子开得小一些,步子迈得小一些,是相对稳妥的做法。

当一个地方开创性地取得小成绩,尤其是像北京、上海这样具有全国示范意义和绝对影响力的城市开始有动作后,其他城市就会迅速跟进,改革有望从局部尝试变成普遍行动,随着试点经验和政策的不断成熟,医保支付线上购药的终局已然明朗起来。

可以大胆猜测一下,这次北京的试点,可能是全国推开前的一次“民意试探”,毕竟,好的政策加上这种政企合作创新模式的落地,还是需要满足老百姓的真切需求和民意认可。

此次,北京医保小心谨慎的一小步,终究会推进我国医药结构性变革的一大步。

部分参考资料:

1、健识局《京东、美团接入医保,北京200家药店可在线刷医保买药》

2、蓝鲸财经《O2O买药平台,狂“卷”线下药店》

♡ 「巨头财经」用心出品

AI篇

人物观察篇

公司观察篇

03

04

产业观察篇

城市观察篇

同步更新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丨 百家号 丨 雪球 丨 新浪微博

搜狐号丨企鹅号 丨 快传号丨 招财号 丨 财富号

格隆汇 丨 澎湃新闻丨 亿邦动力 丨 凤凰网

创业邦 丨 凯迪网 丨 网易号 丨36kr

老虎证券 丨 大风号丨 虎嗅 丨 钛媒体

「巨头财经」社群矩阵——目前已组建23个精准社群,汇聚9000+互联网行业创始人、投资人、从业者,全部100%实名制。请加巨头财经运营合伙人@自聪 微信,实名验证后一起进群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