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桃园里干活,桃子即将成熟,发现了不少问题。眼看桃子即将丰收,但是很多很大的桃子都被鸟类给啄了,靠近树下的桃子被某种其他动物给啃了,猜测是野兔,毕竟之前数次发现有野兔出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就是,地里干活的时候能听到野鸡的叫声,还能发现野鸡蛋,偶尔还突然有野鸡在树下逃窜,可能是我们不小心吓到了它,但是这个野鸡目前真的是泛滥成灾了。鉴于目前的法律法规,我们也没有办法拿它们怎么地,毕竟它们受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年前,不少村庄还有猎枪,养几只猎狗,三个人一起,出去打猎。我们这边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不少的野生动物。印象中秋收季节后,村里的稻草垛上因有谷物残留,成群的麻雀会在上面进食,我们在不远处玩,看到隔壁村的猎人端起枪,靠近三五米远,麻雀刚飞起来,枪响了,十几只麻雀掉落下来,猎人逐一拾取到背篓内,然后继续去打猎其他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次在去上学的路上,见到猎人带着猎狗在田野里转,突然,猎狗狂奔起来,远远看去,正在追逐一只兔子,追了好一会儿,因为要上学,后面到底追到没有也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件事现在是看不到了 ,因为政策原因,我们这边已经没有猎户了,现在田野里面的野兔野鸡自然就多起来了,鸟儿也是成群的。桃园边上有一排非常高的树木,因为土地流转政策(所有的土地都被承包了,全部连在一起,目前不含农田),其他地方的高的树木都被连根拔起,所以仅剩的高大树木上总是有成群栖息的鸟,现在桃子快熟了,被啄食的果子太多了,用了些办法驱鸟,但不太管用,目前也没有啥更好办法。鸟儿虽然吃不了多少,但是一个果子啄一下,一个成熟季节算下来也不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种植的不少作物都有野生动物的侵扰,这种现象肯定是正常的。但因为泛滥,驱赶也不是长久之际,作为三有动物,保护动物,你也不敢拿它们怎么样。政策强调的保护生态环境,在目前看来,这样的生态环境其实并不平衡。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对农民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庄稼被毁有赔偿,比如野猪啃食了玉米,可以申请赔偿,试问,农村有几个人会去走这个流程?会懂这个流程?并且如果面积不是太大,农民都会算了,吃哑巴亏。又有人说那就围起来,盖起来,这种办法确实可行,但本来农作物就一点都不赚钱,这样让农民的成本又增加了,而且户外的话,还得又维护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兔的天敌不少,但得分区域,像我们这里,没有豺狼虎豹,没有老鹰,能吃兔子的,除了人应该就只有黄鼠狼和蛇了,狡兔三窟,黄鼠狼抓兔子也困难,就算抓到了,一只兔子也够它吃几天的,不及泛滥的兔子繁殖速度快;蛇捕兔子的几率也很小,毕竟都是小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鸡在还是蛋和幼苗期的时候有可能夭折,长大能走会飞也没有什么天地了,老鹰的话,我长大到现在就看到了两次,还是在很高很高的天空盘旋,更没有见过老鹰抓野鸡的场景。野鸡的繁殖速度也不可小觑,每天都能听到野鸡叫唤,下蛋后的声音和家养鸡的叫声一样,靠天敌无法组织野鸡的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野猪野猪的战斗力可强了。去年冬季,我们这的野猪直接上大街上溜达,横冲直撞,还撞到了人,冲进了别人店铺里面,后面报警了,警察还没抓到,被一个路人开车撞倒在地,最后怎么处理的也不清楚。冬季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哪里哪里有多大的野猪,都到村子里面来了,最后没有抓住这样的事情。野猪是群居动物,十几头几十头一群都有,下崽的数量也不少。两三个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奈何得了一只成年的野猪,农民对野猪根本没有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野生动物的泛滥,对农业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它们大量啃食农作物,导致粮食减产、农民收入降低。但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层次思考。我们都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与其他生物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我们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有关部门能完善这个生态系统的政策,能更好的控制生态平衡与物种数量。加强科学监测和管理。通过设立监测站点、建立数据库等方式,对野猪、野鸡和野兔的数量、分布和活动规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制定科学的种群管理计划,对数量过多的野猪、野鸡和野兔进行适当调控。再推广生态防治技术,发放利用生物天敌、围栏、声音驱赶器等生态防治手段,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应对野猪和野鸡泛滥的问题,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安全。在保护生态农业的同时,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而奋斗!

问:你老家的野生动物(野猪,野鸡,野兔等)泛滥成灾了吗?你觉得用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