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人都将自己居住的地方作为正中心,当他们看向远处的时候,物体本应该是倾斜的,且越远的地方物体应该倾倒的幅度更大些,但这些物体却没有一个是倒下的,那是因为每个地方的人头顶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

这是出生于乾隆年间的王贞仪第一次向别人解释地圆说的概念,精准而通俗。

王贞仪与地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贞仪与地圆说

当伽利略证明日心说,麦哲伦证明地球是圆的,开普勒总结行星运动的时候,西方的科学正以光速向前推进,处在地球另一端的大清朝仍旧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国,世界中心的幻想当中。

王贞仪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压制科学的朝代,在中国古代的奇女子中,有写文抒发爱情的卓文君,有写诗描绘悲惨生活的李清照,有体验边塞艰苦生活的花木兰,却独独缺少一个王贞仪这样喜爱科学的工作者。

王贞仪的祖父是一名官员,父亲是一名医生,不一般的身份和生活条件造就了她不同的学习理念,当全国的女性还被压制在女红和三纲五常之中的时候,王贞仪已经成为了一名懂医术会历算的天才少女。

这得益于王贞仪家中不一样的教育方式,王贞仪的父母对于她类似于放养,完全任凭她的爱好学习,她可以学习骑马,练就一身射箭的好本领,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她可以行万里路,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民间的生活疾苦。

马术高手王贞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术高手王贞仪

她还可以搞科学研究。

科研是王贞仪最大的爱好,18岁的时候,王贞仪踏上了寻找科研的道路,她将天文学定在了人生研究的第一步。

当其他同时代的女孩在十四五岁就已经嫁人的时候,王贞仪还在风风火火地搞日月食的解释,凭借着先天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想象,王贞仪贡献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日月食的建模经验。

“将水晶灯挂在房内代替太阳,用圆桌代替地球,不远处圆圆的镜子当作月亮,通过控制吊灯的位置变化,改变圆桌与圆镜之间的距离,成功解释了月食的成因。”

20岁的王贞仪完成了人生第一本著作《月食解》,这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成功解释月食成因的书籍。

王贞仪是第一个成功解释日月食的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贞仪是第一个成功解释日月食的科学家

搞定了月食之后,她又将目标放在了“天圆地方”上,用最通俗的语言完美阐释了地球是圆的,因此得到了清朝官方的“青睐”。

在这之后,王贞仪开始研究行星运动,作为一名有想象力和模拟能力的实践家,王贞仪再次成功地推算出了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转方向,并将其收录在《经星辩》当中。

王贞仪研究行星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贞仪研究行星运动

《岁轮定于地心轮》的问世直接冲击了大清官方那些靠着天文星象混吃等死的家伙们,王贞仪因此遭到了莫名的打压和诋毁,为了扭转不利的局势,她开始将自己的思维向数学界靠拢。

《勾股三角解》、《象数窥余》等将数学的理念普及到现实生活中,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数学,学会数学。

可惜,王贞仪的一生仅仅只有29年的时间,英年早逝的她还没有来得及为中国的天文学和数学贡献更多的知识。

王贞仪精通地理、数学、天文学、医学和诗词绘画,是中国古代少有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晴雨丰欠辄验,她在天文学上的著作多达64卷,用“建模”的方式详细解释了各类天文现象,可惜她生活在一个不懂得珍惜科学的年代,大多作品都已经遗失或者被销毁了。

她反对封建迷信、求神拜佛,提倡并身体力行地践行男女平等,将自己的知识和见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的学生,对于中西方的著作,王贞仪总是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从不一味的支持和或者否定一方,汲取其有益的部分,摒弃其糟粕的部分,积极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成为那个黑暗时代最耀眼的明星。

199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王贞仪的名字命名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她成为获此殊荣的中国唯一一位女性科学家。

2016年,美国畅销童书《无所畏惧:影响世界历史的50位女科学家》和意大利先锋女作家的畅销书《了不起的女孩:100个改变世界的传奇女性》都将王贞仪的故事收录其中,向全世界推送王贞仪的辉煌一生。

《自然》杂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杂志

2018年,世界知名科研刊物《自然》杂志将王贞仪作为全世界女科学家的代表进行传颂,她成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

同一年,《数学的力量:数学的反叛女性》中盛赞王贞仪对于数学的贡献。

王贞仪遗作《德风亭集》至今还被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着。

时至今日,王贞仪依然是西方世界极为崇拜的女性科学家。

王贞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贞仪

当我们翻开历史书,翻开科普类读物的时候,当时间流逝到清朝的时候,请不要用一句闭关锁国就将这段历史所概括,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仰望着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候,背诵着哥白尼,讨论着伽利略,惋惜着哥伦布,崇拜着开普勒的时候,也请介绍一下我们古代的科学家王贞仪,哪怕短短的一句话都可以,至少应该让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是有科学家的,是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女性科学家的。

她是王贞仪,是地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和诗人,是男女平等的践行者,是世界推崇的女性科学家的代表,她本应该像伽利略一样在中国名扬四海,本应该像哥白尼一样在中国人尽皆知,可惜她生错了年代,她生在了科学晦暗的大清,遭遇了西方名人辈出的挤压,她并非被时代所丢弃,她是被性别和盲目崇外所“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