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9时,网友在抖音平台发布视频“剧组在ICU拍剧,让病人家属哭小声点”。后续媒体跟进报道,短剧剧组青木影视、涉事医院华信民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多方回应方式及态度引发舆论关注。

作者丨苗建研究院

苗建信息分析发现

  • 医院场所的使用权首先是医患,这是社会共识也是舆论共识。借用医院场所无论出于何种用途都应该为医患“让行”,同时需要接受院方严格的限制和监督。此种情况下出现纠纷“诚恳认错”几乎是唯一的出路。打破舆论共识必遭舆论“吞噬”。
  • 近年来,影视剧行业尤其是短剧赛道快速崛起,因拍摄忽视他人权利、干扰社会秩序的事件时有发生,剧组封路、破坏环境引发舆情屡见不鲜。严重的可能影响后续拍摄或导致剧集遭抵制。
  • 主要涉事方医院及地方监管没有及时、正面回应舆论质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采用敷衍、轻蔑等口吻应对,不仅加剧了该事件的扩散,也为医院方口碑埋下祸根。这些应对方式很可能成为舆情后续发展的突破口。
  • 患者最终妥协的声明与青木影视的声明如出一辙,通篇都在解释冲突的合理性,青木影视回应中甚至称双方都是受害者。该类舆情中解释、推责往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质疑。

01

舆情概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建信息舆情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5月31日00:00:00至2024年6月6日12:00:00,全网涉及“剧组ICU拍短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的相关信息累计扩散1.27万条,舆情热度指数MJSI为36.67。#剧组ICU拍剧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多方回应「剧组在 ICU 拍短剧,竟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如何评价此事##离谱剧组在ICU病房拍短剧#等话题登上搜狗、360搜索、百度、微博、知乎、今日头条、抖音等7个平台热搜榜单,累计在榜时长为119小时,最高排名为1。

当事人于5月31日在抖音发布现场视频,并未引起大面积关注。6月4日,读特新闻介入,采访当事人并发布详细报道,还原事情经过,该篇报道被多家主流媒体转载,事件进入新闻化议程。媒体报道标题多为“剧组在ICU拍短剧”“让家属哭小声点”,使该话题极具冲突性,该行为也是舆论情绪被点燃的主要原因。舆论纷纷质疑剧组进入ICU区域拍摄是否合规院方是否到好处医院管理是否到位等,愤怒、讽刺、要求严惩、避雷拍摄剧集的情绪占据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当媒体第一时间采访主要涉事方剧组、医院及地方监管时,他们回应的态度及应对方式,“不曝光不道歉、敷衍的态度、不屑的语调、威胁的口吻”几乎每一步都精准的踩在了令舆论升温的“雷点”上

02

舆情脉络及传播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5月31日9:53,抖音用户@一条有梦想的 发视频“我们的家人在icu,情绪不稳定,他们让我们小点声,不要影响他们拍短剧,#华信民生医院”,目前已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6月4日10:53,@一条有梦想的传媒公司冒充医院领导跟我交涉,一直没有道歉,昨天见面后现在失联,卫健委方面给我的答复是医院表示联系不上当事人,我给卫健委打了三天电话,传媒公司制片人承认托熟人进医院拍摄,我只要求给我道歉,现在没人理我,只要一有热度他们就出现了
  • 6月4日下午15:41,读特新闻发布报道其中包括患者家属及各相关方的采访。核心信息如下:
  • 患者家属:说明剧组在ICU拍摄,期间有哭喊吵闹等影响病患的问题。然而自己家人因悲痛哭泣居然被剧组劝阻并要求声音小点
  • 剧组事后冒充医院领导告知患者一家,因为影响到拍摄,剧组可能要起诉医院。
  • 记者致电华信民生医院,对方回应:“您要是想了解情况,您来院区查吧。”随后拒绝采访并挂断了电话
  • 新郑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则在回应读特新闻记者时表示,他们已经督促医院向余先生道歉,但没有见到余先生。该工作人员随即反问:“他(余先生)不见面,他想干嘛?”当记者想进一步了解事情最新发展时,工作人员以不认识记者为由,挂断了电话
  • 6月4日16:29,今视频发布采访家属音频,家属称传媒公司冒充医院负责人要求其删除争议视频。
  • 6月5日8:50,#剧组ICU拍短剧 让患者家属哭小声点#上百度热搜
  • 6月5日10:47,当事人回应,4日三方沟通见面,误会解开。已不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6月5日12时28分,青木影视在其官方抖音号就此事发布声明。声明提到,双方已于6月4日见面沟通,解开误会。此前因照顾家属心情,未作出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