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将一节火车车厢变成供人生活的蜗居,是不是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呢?但实际上,还真有位老爷爷这么做了,而且在里面住了不短的时间。

71岁的帕特里克爷爷,在5年前买下了一节废弃的火车车厢,它大概有12米长,2米7宽,但除去墙面和车厢的小平台外,内部空间的面积大概有29㎡左右,但却功能齐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帕特里克爷爷说,当时买下这节废旧火车厢的时候也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当时他就有把它装修成蜗居的想法,只是没想到将想法化为现实后,能在里面一住就是五年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废弃火车厢被这位71岁的爷爷亲自动手翻修了一遍,从外漆到内部装饰,几乎都是他一人把控,既有种古典的感觉,又保证了现代化的实用性,所在的位置也在离城镇不远的森林里,水电气一应俱全,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

29㎡车厢内的户型布置

先来简单说说,这间特殊的车厢蜗居内,是怎样布置家居空间的吧。

▲屋内的户型布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内宽度只有两米七,但纵向却有十余米,只好利用充分深度来进行装修布置。

  • 进门位置并没有留出玄关空间,左右两侧分别是厨房和卫生间,因为帕特里克爷爷是自己住,家人偶尔过来,所以空间布置的隐私性和实用性方面不用太在意。
  • 向屋内走去,靠墙餐桌、沙发床、燃木炉共同形成了一个客餐厅一体化空间,就乍一看简简单单,实际上该有的家居区域一个也不差,而且还保留着车厢内那种复古感。
  • 最有趣的是,在车厢顶部的外凸天窗内,还藏着一个小小的隔层卧室,爬上厨房旁边的梯子就可以去到其中,帕特里克说,他的孙子们来这里玩时,最喜欢这间隔层卧室

从连接处进入车厢蜗居内

毕竟火车车厢较高,从梯子爬到车厢连接处,才算是真正来到了家里的正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重新刷过漆、翻修过生锈的地方以外,车厢外面的小平台还保留了原本的样貌,金属栏杆、铆钉、铃铛等物一应俱全,铺上一张地垫,将屋外连接处平台变成了小小玄关。

推门进入室内空间后,这种铁艺金属质感摇身一变,转化为柔和且略带古旧的原木色调,把鞋袜脱在一边,钥匙等物放在手边的橱柜台面上,便可开始感受这间有趣的废弃火车之家。

一字型厨房收纳充足

入门左手边位置,就是家里的一字型厨房,用吊柜和底柜相互搭配,满足烹饪和收纳需求。

▲橱柜台面有扇小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帕特里克说,自己特意保留了原本的小窗扇,在不破坏外观的情况下,将水槽放在窗前,屋外阳光盛烈、林景优美,刷碗洗菜的时候,透过这扇小窗向外望去,真还挺惬意的。

厨房的水槽也很有趣,它本就是个一体式的台盆,又再旁边砌上瓷砖,耐用性和清洁打理起来都非常方便,关键这一切,都是这位71岁的爷爷手工制成,真的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吊柜和底柜抽屉,也特意选择了一些中古家具,符合家中整体古典的装修风格,同时也可以分类收纳厨房中各种碗碟餐具和瓶瓶罐罐,入住5年的这间蜗居,看起来整洁又干净。

厨房对面做卫生间和浴室

厨房的对面,用浴帘和简易隔断,做出了一个卫生间和一间小浴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厨房对面,靠近房门的位置,放上了一个复古大浴缸,闲来无事在这里泡泡澡,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儿,而且这个简易的卫生间内,地面也直拼了瓷砖,防水效果还是不错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桶就藏在了浴缸对面,排出的污水可以直接流入远处的灰水池,马桶上面再做收纳架,收纳浴巾毛巾等物恰到好处,就这么个巴掌大的小地方,也没有丝毫浪费。

利用天窗层高做隔层卧室

原本车厢上方有一处加高的天窗,他也便利用起这小小的空间,做出一个隔层卧室来。

▲厨房旁边的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厨房旁边这把窄窄的小梯子,就是通向隔层卧室的路,但毕竟对于一位71岁的老人来说,每日爬上爬下并不方便,所以做成这样,基本上是给家人来探望时留宿准备的。

与此同时,做梯子所用的扶手栏杆等材料,基本上也是从原本车厢内拆掉的木器上取材再利用做成,除了帕特里克爷爷的手工活儿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成本。

▲隔层上的双人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帕特里克爷爷说,自己的孙子来家时,很喜欢爬到隔层卧室这张床上,床头前后左右都有L形的窗户,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林木枝叶,虽说不能站直身子,却也是个惬意的小空间。

两侧的隔板代替床头柜功能,可以在睡觉时放下手机水杯等物,一边的隔板上还有盏仿煤油灯的台灯,仿佛让人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蒸汽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床边的栏杆也很有趣,既可以防止晚上睡觉时不老实滚落而下,又是一个挂搭衣物的挂衣杆,平日里洗完衣服后晾晒,也通常会挂在这里,空间利用颇为巧妙。

贴墙放半圆形餐桌

刚买下这节废弃火车的时候,靠窗处还有座位,但现在自然是全部拆掉了。

▲靠窗摆放的桌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一定程度上还原那种火车上的感觉,帕特里克爷爷将圆桌切掉一半靠墙摆放,两边的梳背椅刚好放在两个窗户下,在这里吃饭用餐,或者办公看书时,采光都十分不错。

偶尔向窗外望去,除了没有在铁轨上移动以外,还真有种坐在火车上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这位71岁爷爷最喜欢的状态,也难怪他能在这里一住就是5年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啦,从餐桌到餐椅,这有些古拙家具要么就是他亲手打造,要么就是从一些跳蚤市场买来的,家里到处看起来都旧旧的,也别有一番滋味。

将客厅与卧室融合

家里最后一处区域,留给了客厅与卧室,或者说这二者共为一体。

▲带扶手的沙发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沙发床看似是变形家具,但实际上即便不展开,沙发的坐深也足够,不仅可以在朋友家人来的时候提供足够座位,同时也够帕特里克爷爷日常休息睡眠使用。

但展开后,它随即变成了一张双人大床,躺在上面显然要更舒服一些,不过我还是劝大家,这种变形家具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买回家,一次两次还行,天天变形真的过于不方便。

▲周围采光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厅卧室这处空间的采光也非常不错,床头两侧各有一扇小窗户,旁边另有一组门窗,算是家里的侧门,其实到这里来说,乍一看并没有太多的家具装饰,但仔细想想,却样样俱全。

后门边的一组柜子,是家里的小小衣柜,因为他的衣服本身就不算多,一组抽屉柜就足够收纳,剩余的大件都放在了房后的杂物间内,我们后面会说到。

家中其他的布置

除去上面所说的必要生活区,家里还有一些其他的布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发对面的位置,放上一张单人椅,它是帕特里克爷爷最喜欢的家具,红色的复古椅面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坐在上面看看书,听会音乐,整个人都能很快地放松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五年间,过冬过夏基本上都要靠餐桌对面的燃木壁炉,以及旁边的一台小空调,好在家里只有29㎡的面积,无论是取暖还是纳凉,都相对简单一些。

屋外的生活设备

说完屋内,再来看看屋外,虽说家里只有29㎡,但屋外空间可就大多了。

▲沿车厢搭建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车厢外沿的高度搭建起平台,蜗居后门出来就可以直接来到这处露天阳台上,吹吹风、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不得不感叹帕特里克爷爷是真会选地方~

屋后的两个小隔间,分别是设备间和杂物间,里面收纳家里各种大件杂物、换季衣物和其他用品,这也是为何家中收纳不足,却能保持干净整洁的原因所在。

▲水电气暖重新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电全靠不远处镇子上拉过来的管路供给,烹饪则用屋外的丙烷罐,家里水电气暖的问题轻松解决后,日子过得也就舒心很多,起码不用为这些能源发愁。

蜗居周围的管路和走线,基本上都藏在了底部,最起码从正面看上去,并不会显得特别突兀明显,细节的布置显然都已经考虑充分了。

▲保留原始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哦对了,除去一些必要的翻新外,帕特里克爷爷并未拆掉太多它本身自带的部件,甚至还特意准备了一截铁轨铺在下面,这样做,反而让蜗居更有特点。

外面搭起小棚子后,又多了一个饮茶赏景的地方,叫上家人朋友来聊聊天,烧烧烤,这日子想想就觉得太惬意啦!

文末总结

到这里,这位71岁爷爷的“火车车厢蜗居”,咱们也就聊完了,各位觉得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废弃火车,将其变成29㎡蜗居,真的是一个变废为宝的好主意,而且在翻修改造过后,遮风挡雨自不必多说,家中从厨房餐厅到卫生间卧室的基本生活功能一个也不差,住起来应该还挺有意思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啦,毕竟离城镇较远,再加上年纪大了,肯定也会有诸多不便,但对于71岁的他来说,这些问题都不如让自己日子过得开心重要,到了这个岁数,能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也就够了,不是么?

大家喜不喜欢这间有些特殊的29㎡“火车车厢蜗居”呢?

感谢阅读!

(图片:FLORB,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