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故技重施,欠中国45亿美元赔偿款还没给,现在又借俄乌冲突提出将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与此同时,美国也在以相同的理由制裁中企,可见乌方随美起舞的卑劣行径。

当下,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乌军在战场的“颓败”之势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基辅当局却还有闲工夫将黑手再次伸向中国,对中国企业下手。当地时间4月14日,据乌克兰媒体消息指出,乌克兰国家预防腐败局对中国公司“小米”实施制裁,将其列入“国际战争赞助商”名单。而乌方给出的理由是,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小米公司仍然在俄罗斯开展业务,并且成为俄罗斯智能手机销量的领头羊,仅在去年的第三季度,小米对俄的手机出货量就增长了39%。不难看出,乌方此举纯粹就是无事生非,赤裸裸的双标行径,要知道,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各种援助的美国,其企业也没有完全退出俄罗斯市场,乌克兰怎么不去找它们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对于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与合作,中方早已多次重申并强调,中俄关系不是类似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而是超越该种国家关系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性质。乌方选择将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合作与俄乌冲突问题挂钩,不排除就是故意在引导舆论,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统一战线,继而对中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进行污蔑抹黑。显然,这其中少不了有美西方国家在背后推动。

需要指出的是,乌克兰方面为了追随美西方的脚步,做出的不利于中国的事远不止这些,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达西奇”收购案被搅黄一事,本来中企按照程序可以顺利地收购这家乌克兰企业,但由于美国从中作梗,泽连斯基也转变态度向中企施压,中企随即申请仲裁要求乌克兰赔偿4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乌克兰方面至今还未偿还这笔赔偿金。在此情况下,乌方现在又再次对中企下手,其卑劣行径昭然若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乌方对中企实施制裁的前2天,当地时间4月12日,美方再次故技重施,美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 (BIS) 宣布对20多个国家与俄罗斯有关联的120名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实体清单涉及32个条目下的28个实体,其中中国有12家,俄罗斯10家,剩下的还有亚美尼亚、叙利亚、土耳其和阿联酋。美方制裁的理由依旧是那老一套的说辞,即所谓的“试图规避出口管制采购原产地为美国的产品以支持俄武装力量和/或军工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否认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频繁借俄乌冲突问题向中国发难,炒作所谓“中国援俄”话题,继而借机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打压。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明确回应指出,中国既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又不是危机的当事方,也没有向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向乌克兰战场提供武器的是美方,美方没有资格对中方指手画脚,更无权向中方甩锅推责,美方应该停止拱火递刀,煽风点火,停止对他国指手画脚、胁迫、恫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