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京时隔6年再次视察远东地区之际,中俄开始天然气管道谈判,俄方想要在价格问题上讨价还价一番,在西方加大对俄制裁的情况下,普京用心可以理解,中俄合作互惠互利。

据俄媒消息指出,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远东的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表示,莫斯科正在与中国有关部门就“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相关细节进行谈判,如果最终达成的天然气价格合适,这条新管道将能够带动整个布里亚特共和国的经济发展。据了解,这是普京在时隔6年后再次赴远东地区视察。在此次赴远东地区视察期间,普京明确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求远东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升级基础设施,拓展跨境通道,加快打造远东到亚太的运输走廊;二是要求远东地区在签署与中国的“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最终协议后,加快设计和铺设天然气管线。从普京的这两点要求不难看出,普京对于远东地区的发展的急迫心态,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俄方当前正愈加重视远东地区的发展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俄就天然气管道相关细节进行谈判期间,其中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有关天然气的价格问题,普京更是有意参与报价,显然,对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现在的价格,俄方似乎不太满意,想跟中方再讨价还价一番。对于俄方此举,实际上并不奇怪。其原因也很简单,在当前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虽然顶住了西方的多轮制裁,在衰退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但俄经济依旧举步维艰,大量企业发展困难,政府财政收入难以满足推动其“向东看”战略,对于加大力度开发远东地区多少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在此情况下,俄方自然是想要“多赚一点是一点”,而这只能寄希望在天然气价格谈判中,提高要价,从中国获得更多资金来推进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而言,俄方当前面临的困难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普京想要在天然气价格问题上讨价还价一番,其用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指出的是,中俄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与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中国不可能为了俄方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虽然双方存在一些细微的“分歧”,但保持沟通,通过谈判消除“分歧”,求同存异,只要俄方坚持其“向东看”战略,俄远东地区势必大有可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普京其实很早就在有意识地强调远东的战略地位。2012年,普京就曾提出远东经济发展战略,想要促进与亚洲国家的贸易投资,并将远东地区打造成合作的中心地带。为此,俄方还在远东展开了一系列的大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阿穆尔河天然气加工厂、红星号造船厂、东方号航天发射设施及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电力天然气管道。只不过当时俄方的发展战略重心还是向欧洲,虽提出远东经济发展战略,但在实际践行中对各项目并不太上心,甚至推三阻四,有意拖延,加之气候条件等一些客观限制因素的影响,使得俄方的远东经济发展战略进程十分缓慢。直到俄乌冲突的爆发,俄方这才彻底认清了西方的面目,不得不放弃幻想,重新将目光转向远东并加大马力以求实现其远东经济发展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