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折腾学生”的说法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部分人认为学校通过各种演练活动,给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然而,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2024年4月29日,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此次演练旨在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增强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师生防灾减灾能力,掌握正确的火灾逃生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练开始之前,班主任们对学生进行了详尽的逃生方法和安全要求的讲解,强调在逃生过程中捂住口鼻、弯腰前行,注意秩序,保护好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警报声一响起,各班老师和楼层疏散指挥员迅速到位,沉着冷静地指挥学生捂住口鼻,低头弯腰前行。学生们按照预先制定好的逃生路线,迅速、有序地疏散至安全区。整个过程中,师生们配合默契,行动迅速,展现了极高的组织纪律性。

这次安全应急疏散演练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还帮助他们掌握了基本的防火、疏散和逃生自救知识。同时,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学生们的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精神品质得到了培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夯实了基础。

学校表示,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规范安全管理、落实消防责任,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师生防范、应急自救能力,构筑生命安全墙。正如俗话所说,“水火无情,安全无小事”,在安全面前人人都应该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次演练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安全知识,还增强了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他们宝贵的财富,为他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总的来说,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的这次消防演练活动,不仅没有折腾学生,反而为他们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学校的这一举措,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简单而实用的灭火方法,为自己的安全加一份保障:

1. 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

2. 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 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4. 化学抑制灭火法: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停止。

5. 发现着火要大声呼喊并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讲清路名、门牌号,然后派人在路口迎候消防车。

6. 扑灭火苗要就地取材,如用毛毯、棉被罩住火焰,然后将火扑灭。

7. 及时用面盆、水桶等盛水灭火,或利用楼层内的灭火器材及时扑灭火头。

8. 个别物品着火,要赶快把着火物搬到室外灭火。

在关注校园安全的今天,成都华商理工职业学校的这次演练,无疑为全校师生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安全墙。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