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再传好消息,中国空间站迎来历史性时刻,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全球17国对华释放合作信号,与此同时,美国一些政客及媒体却酸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个小时。这也就意味着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天和核心舱组成的中国空间站三舱主体结构就此组装完成。国际媒体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由全面实施阶段进入收官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媒称,中国空间站的最后一个模块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成功对接,这是中国朝着年底前完全建成空间站迈出的关键一步。空间站是中国太空计划“皇冠上的明珠”,中国成功发射梦天实验舱并成功实现对接,这是中国太空雄心的“里程碑时刻”。俄媒则表示,随着这次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即将完成建设,太空实验室将开始全面运行,随后进行的相关科学实验及其结果对于载人航天的未来非常重要。韩媒称,随着空间站的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中国未来两个月还将发射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经过最终检测后,中国“天宫”空间站将正式开始启动。“中国空间站即将全面建成,这将成为中国太空崛起的象征”。

据了解,接下来梦天实验舱将择机开展平面转位,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形成“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这对完成空间站全面建造具有标志性意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表示,“中国空间站的三个主体舱段只有实现‘T’字基本构型,空间站上的供电、信息和热控等系统才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从而为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实验提供保障”。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梦天实验舱还面临着怎样平稳实现转位、转位难点在哪、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等诸多细节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转位任务实施的时间,科研人员透露,计划在11月3日进行。 因为转位前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确认,包括飞行器状态、组合体状态、执行任务的设备状态等等,这就需要一定时间和准备程序。至于转位的难点,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罗文成指出了两点:其一,由于舱体很大,无法做地面试验,只能靠仿真模型来验证,模型怎么建准,是最大的一个难点;其二是转位过程中如何保证稳定还要保持测控可见。需要指出的是,针对上述所有的这些可能发生问题的环节,科研人员准备了上百种的故障预案来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空间站取得的成绩,国际社会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紧接而来的就是各种寻求合作的声音。众所周知,早在2019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就联合宣布了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英媒曾指出,至少1000项科学实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主要涉及中国研究人员,也包括其他国家研究人员的项目。如今,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被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与此同时,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的美国,其国内媒体以及政客此时却尽显其嫉妒的心态,“酸溜溜”的抹黑、污蔑中国发展空间站是企图搞“太空军事化”,可见其小人之心的心眼得有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