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以冲突的持续进行,加沙地带的残酷的现状用语言都难以准确地描述,加沙的人们不仅死于实际发生的冲突,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营养不良、医疗系统崩溃以及缺乏水和食物而离开了人世。

而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代表团也亲自前往了拉法口岸的埃及一侧,当听完这些战争亲历者的讲述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用一句英文成语:“Enough is enough”对那些反对加沙停火的国家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后,随后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终于通过了最新的决议,呼吁加沙立即停火这次的投票结果显示美国和以色列几乎完全孤立,连美国的盟友们都没站在美以这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

关于张军代表说的英文成语,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够了,适可而止吧!这也是很多国家的心声,因为美国不断动用一票否决权,让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加沙地带立即停火的决议被否,这不仅让大家对于联合国安理会的能够发挥的作用表示担忧,更让大家对于加沙地带的停火非常悲观。

不过中方一句话,似乎叫醒了大多数希望加沙地带和平的国家。在美国否决了安理会的决议草案后,埃及和毛里塔尼亚根据第377A(V)号决议,呼吁召开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这次的会议要求巴以冲突地区立即停火。

而这次包括中方在内的153个国家投了赞成票,仅有包括美国和以色列在内的10个国家投了反对票,剩下的英国在内的其他23个国家投了弃权票,最终决议高票通过。最为关键的是,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以及菲律宾等其他几个美国盟国改变了立场,没有选择和美国站在一起,甚至菲律宾投了赞成票,和支持联大决议的153个成员国站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沙地带出现人道主义灾难)

可见,中方一句“够了”,让152个国家都纷纷响应,而且这次联合国大会的决议通过后,对巴以冲突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很多朋友说,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决议有什么区别,不是说安理会拥有强制力的决议权吗,如果以色列不停手,那是不是联合国大会的决议无法对巴以冲突产生影响呢?

其实,联合国的主要决策机构包括安全理事会和联合国大会。两者在职能和权力方面的确有所不同。安全理事会负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它拥有强制力的决议权。这个强制力就表示安理会可以采取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措施来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很多人知道上一个不服安理会决议的是利比亚的前任最高领导人卡扎菲,他的下场大家也都知道。

可是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这意味着只要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否决票,安理会的决议就不能通过。因此只要美国不断动用这个机制,就没办法通过安理会来介入巴以冲突让和平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理会拥有强制力的决议权)

相比之下,联合国大会是一个更广泛的咨询和代表性机构,其中包括了所有193个会员国,每个会员国有一票表决权。联合国大会主要负责对会员国进行建议性推荐,并没有强制力的执行权。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当安理会因无法就某一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而未能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时,大会可以通过“联合行动为和平”决议来介入。

这个“联合行动为和平”决议是1950年在美国倡议下,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个程序。该决议允许在安理会因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任何一个使用否决权而无法行使其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责时,联合国大会可召开紧急特别会议来考虑该问题,并且可以做出建议性的决策。

并且除了和平解决冲突的建议外,联合国还可以用常规预算之外的自愿基金用于部署和平维持部队或观察员。虽然联合国大会的建议不具有安理会决议的法律约束力,但大会也可以呼吁成员国采取特定行动,例如对冲突方实施经济制裁。

而且在动员国际舆论方面,联合国大会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国际平台,可以动员和凝聚国际社会对特定问题的关注和回应。这样也会给到反对冲突停火的国家舆论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多国发起反对巴以冲突的活动)

现在,虽然很多西方国家总体上与美国和以色列结盟,但这些国家的公众舆论正在发生变化,如今的加沙地带的人道灾难已经不能再恶化下去,停火是压倒一切的前提。而中方一直以来都不断呼吁冲突方尽快停火,但一向温文尔雅的中方,在面临惨绝人寰的场景时,也会对那些熟视无睹的国家发出振聋发聩的严肃劝告。同时中方也在不断努力奔走,进一步开展外交斡旋的同时,也在支持开辟更多通向加沙地带的救援通道,加大人道物资准入。这无疑为各方展现出了在冲突中应尽的责任,也带动了各方积极加入巴以冲突的和平解决的队伍。

#文章首发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