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1948年后,国共双方的势力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等地区站稳脚跟,三大战役也一触即发。

延安方面也在不停的调兵遣将,早做筹谋。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这用人之际,毛主席却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枪毙聂帅手下我军的高级将领黄寿发。

这个决定在部队里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却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随着1948年5月一声清脆的枪响,黄寿发被处决。

毛主席为什么要一定要处理他,黄寿发又犯下了怎样的罪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寿发生于1911年,老家是福建省新泉县。

出身贫寒,是贫农的孩子,小时候当过放牛娃,干过泥瓦匠之类的杂活,维持生计。

18岁的时候,他听说了红军的消息,于是先加入了赤卫队,表现出色,一年后加入了红军队伍。

当时蒋军正对红军发起围剿,他多次参加了“反围剿”战斗,作战时总是冲锋在前,得到了战友们的认可,凭着战功,他很快就被提拔了上来,从普通士兵逐渐升为团长。

全面抗战打响后,组织上安排黄寿发协助杨成武开展工作。职务是参谋长,等同于军分区的把手,这一期间他多次参与或者单独指挥战斗,取得了许多的胜利,战功赫赫军分区的人数规模也取得了显著的增加,一跃成为晋察冀各军分区之首。

按照常理,黄寿发应该会“官运亨通”才是,可惜事实却并未如此。军事能力上的表现让他得到褒奖的同时,却也滋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更有甚者他甚至动辄对同志破口大骂、动手。终于在与政委言语冲突乃至动手后,黄寿发被延安方面撤除了所有领导职务。

之后他调任杨成武部,适逢杨成武患病卧床,军分区的工作也落在了黄寿发身上,军分区也在他的领导下粉碎了敌人的大扫荡。

无疑这又一次证明了黄寿发在军事上的能力,而黄寿发也很快在1945年擢升为了晋察冀辖下三大纵队之一的司令员,纵队被撤之后又被调任冀中军区担任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在前往冀中报到的第一天,他就公开表达了不满,甚至找到军区司令员孙毅,称:“我不想当参谋长。”

孙毅苦口婆心劝说无用,只好找老领导林铁求助。林铁知道劝说没用,便告诉孙毅:打仗的时候让他去前线,不打仗就去让他管后勤吧。

此举总算是化解了矛盾,黄寿发也取得不俗的战绩。但时间长了,黄寿发的骄傲情绪又来了,以致于连党纪军都不放在眼里。

在他的妻子生下孩子以后,他雇了一个保姆料理家务。因为小保姆长得漂亮,他就威胁小保姆和小保姆发生了关系,结果被妻子当场捉奸,妻子大怒,要去组织上告状。他一怒之下开枪打死了妻子,事后还伪造现场,谎称妻子要“自杀”,不过这显示不能令人相信。

经过调查,组织上认定其是杀人犯罪行为,将其立即抓捕。

但对于如何处理他,部队内部是有不同意见的,有人觉得他战功赫赫,应该宽大处理。

但毛主席反复考虑,表示:“黄寿发的问题严重,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不能原谅,要处决。”

就这样,他被枪决。

此事过后,人民群众纷纷称赞部队铁面无私,作风优良,深得人心。

几个月后,孙毅在西柏坡见到了周恩来。

周恩来要求他在全军公开通报此事,让全军引以为鉴,孙毅也当面作了检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革命历史上,黄寿发并不是毛主席第一个亲自下令处决的高级干部。

1932年的谢步升案中,杀害掉队军医的谢步升便被枪决。相较于谢步升案、黄寿发案,黄克功案显然是更有“知名度”的。

彼时26岁的黄克功旅长和比自己小10岁的女学生谈恋爱,但女学生拒绝结婚。黄克功于是言语威胁,在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害怕事情败露,于是将女同学杀害于宝塔山下。

事后组织上围绕处置黄克功展开讨论,有人觉得是个人问题,没必要枪毙。

但毛主席等高级领导认为此事在群众中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干部队伍的形象已经被抹黑必须枪毙,于是艰难的下了枪决决定。

最终年轻的黄克功被枪决。

事实证明,也只有严肃军纪,讲求国法党纪才能塑造一支钢铁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