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也从一开始的枪支弹药等轻武器,逐渐升级到海马斯火箭炮,甚至是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领衔的重武器。一个公认的观点是,美国想把乌克兰打造成拖垮俄罗斯的“战争泥潭”。这个观点并没有错,不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乌克兰拥有的矿产和资源,对美国有着巨大的诱惑,钛这种稀有金属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盯上了乌克兰的钛资源)

资料显示,钛有相当多的特点,相对轻且坚固,同时耐海水腐蚀。这就使得该金属被广泛运用于尖端领域,尤其是先进军事装备,各类飞行器、舰船、坦克、导弹等武器装备上都时常能看到钛的身影。

如此重要的用途,让钛自然而然地成为各个工业大国追求的对象之一,美国就把这种金属明确定义为对该国至关重要的资源。不过,虽然钛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总量非常大,但极为分散且难以提取。这也使得这种金属在全球范围内的产量相对有限。美国甚至在2020年关闭了其国内最后一家生产钛加工原材料——海绵钛的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钛在军事上有着广泛运用,尤其是有高强度结构需求的装备设备)

既然本土都不怎么生产,需求量又这么大,美国如何获得钛资源呢?主要靠的就是进口,中国和俄罗斯都是美国进口钛的主要来源国。美国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22年的海绵钛产量超过2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7%,排名世界第一。日本和俄罗斯虽然位列二三名,但两者占比加起来也只有全球的30%,而现今全球也只有7个国家生产海绵钛。

这也意味着钛的交易,是少见的中国能够卡住美国脖子的领域。对于这方面的劣势,美国也是一清二楚,但问题在于,自然资源并不是想有就有的。哪怕美国坐拥全球首屈一指的军事实力,也没办法在自己家里变出一座钛矿,但是俄乌冲突恰恰给了美国一个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克兰的一处大型矿场)

美方的资料显示,乌克兰2022年的海绵钛产量超过了4000吨,虽然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中国和俄罗斯,但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毕竟这种稀有金属,用一点就少一点,能牢牢地把原材料抓在手里自然是最好的。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美国想借着这个契机在钛乃至稀有金属领域,尽可能摆脱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依赖。要知道,中美之间贸易战实际上仍在进行,美国几年下来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有的地方反而还吃了亏,例如美国对中国的稀土就相当依赖。前几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稀土储量的全球占比超过42%,稀土矿产量也常年稳坐全球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是稀土的主要生产国)

为此,美国财长耶伦在去年多次出访期间,还想拉拢盟友重塑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矿石资源供应链。美国政府也就试图解决该供应链的问题出台了专项计划,喊出的口号就是所谓“打破依赖中国的现状”。

对于俄罗斯的资源,美国的依赖也不少,尤其是钛资源。在两国关系正常时,这个交易没有问题,放在美俄关系跌入冰点的现在,情况就不好说了。况且俄罗斯的确有打“能源牌”的先例在,假以时日如果对美国打起“矿产牌”,也不是没有可能。

很显然,如果美国和中俄的关系进一步恶化,那么不排除中国和俄罗斯大规模减少钛原材料的出口,这对于想要继续在全球维持优势的美国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为了避免出现被中俄“卡脖子”的尴尬情况,美国必须找到解决方案。从目前来看,把乌克兰的钛资源收入囊中,对美国来说是相对最简单有效的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钛矿开采设施)

事实上,美国国防工业的有关方已经开始呼吁拜登政府重视乌克兰的钛资源。近期,就有相关人士在美国《新闻周刊》上表示,从弹药到飞机的生产,都要依赖钛,而俄罗斯曾是美国这方面的主要供应商。还有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会人员表示,乌克兰的大量稀有金属资源可能让美国摆脱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依赖。

而且,钛仅仅只是乌克兰丰富资源的一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的一篇文章显示,乌克兰的地表面积虽然仅为全球的0.4%,但却蕴藏了全球5%左右的矿产资源。乌克兰境内发现了194种矿产资源,超过20000处矿床。在这些矿床中,超过1/3对于工业生产非常重要。该国是铁、锰和钛锆矿石的主要资源及开采国。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乌克兰对于美国的意义,比很多人想得都重要。美国希望看到俄罗斯在乌克兰越陷越深,一方面,这样会导致俄罗斯一蹶不振,无力再与美国抗衡;另一方面,分崩离析的乌克兰也会成为美国在海外肆意掠夺的资源场。因此我们才能看到,美国现在不惜连艾布拉姆斯这样的自家主战坦克都拱手让人,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拿到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