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中国空间站建设、嫦娥六号探月……近几年中国航天热点频出,我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关注到,中国航天科技已经进入了关键发展期。

于是今年我大胆地想,高考作文会不会出跟航天有关的题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这跟朋友随口一提的事,竟然真的说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个题目我可就不困了,好巧不巧,因为对宇宙和航天话题感兴趣,读熟了一本经典天文科普书,作文题里的话题,简直就是信手拈来。

人类是怎么解开月球神秘面纱的?

现在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到什么程度了?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人类为什么执着于探索宇宙

宇宙探索的关键是什么?

这一切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以上问题,在《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这本经典天文科普书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有多经典呢?在八年级上册的部编版《语文》课本里,就已经有关于它的阅读推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些年来,非虚构类阅读正在成为中高考的主战场。高考语文的阅读都加大了科技科普等非虚构类的比重。

以文学小说为主传统阅读训练,已经不够用了!科普和非虚构类型的阅读,更适合培养现在的考试要考察的培养逻辑、思辨和科学思维能力。

如果家里有正在上学、面临升学的孩子,那么,推荐他们进行科普类图书阅读真的很重要。

那么,如何科学地阅读科普读物呢?首先,科普书不是作文书、语文书,千万不要当故事和知识看,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3点:练归纳、练推理、练联想。

练归纳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的主要线索是,一代代科学家是怎样从地球开始,一步步测量出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宇宙有多大的。这其中的方法,有最简单的用脚步丈量,也有复杂的尖端的观测和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书中用非常清晰地脉络把它们展示了出来,读的时候,你能把这些方法是什么、怎么用的都归纳出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激光测距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利用星星远近和亮度之间的关系。

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自己画一张思维导图试试看。读完以后,跟书里附赠的拉页海报“对对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理

不得不说,推理能力不仅仅是对非虚构阅读,对数理化学习也很有用。

因为如果只会死记硬背知识,但不会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总结和举一反三,那相当于没学会!

还是用《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的内容举个例子。

如果你需要测量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这两个地方离得很远,而且中间这里有座山,那里有棵树的,没法直接测量啊!但如果你学过勾股定理,你就知道,画几条辅助线组成三角形,测量两个角和另外一条边,就能把距离算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理总结能力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地球上的距离,也可以测量宇宙。

大胆设想下,现在我们站在地球的两头,这两头之间的直线距离等于地球的直径,知道了这个长度,再用仪器测量一下两个点看月亮的不同角度,还是套用勾股定理一算。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就这么算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你打开了思路,就会发现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有无数种应用场景。

人类不是在20世纪发明了激光吗?那站在地球上,对着月亮发射一道激光,用光的速度,乘以激光返回来用的时间。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又算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道结果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比单记住“伽利略计算出了啥啥“”牛顿推出了啥啥”强多了?

练联想

探索宇宙这么大的事,到底和我们每一个人有什么关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其实答案非常多——就看你怎么联想了!

在《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里,作者对宇宙大事和日常生活就做了很多联想和类比。

比如,用来测量遥远星体的“红移”“紫移”概念,听起来很陌生很复杂,但类似的现象,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比如你站在大马路旁边,有骑车一边鸣笛一边从你身旁开过,那笛声就不再是平缓的“嘟——”,而是变了形的“肚呜呜——”。这其中的原理“多普勒效应”,竟然跟天文学家的工作方法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文学家们用来工作的“赫罗图”,表示的是星星们的温度和亮度之间的关系,这其中有一些规律。它看起来有点复杂,但你想想,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也有大致的规律,这两者差不多是一回事!这样一说,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有了联想能力,是不是很多东西都更好懂了?

上面的例子,都出自2024年最新修订版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强烈建议大家用这个版本来进行阅读训练,因为:

-只有这个版本里面增加到108张科学彩图,新的“祝融号”火星车、月球上的“广寒宫”地图,都有。

-只有这个版本里增加了超多科学注解,帮助理解。

-只有这个版本有归纳了全书精华的长拉页海报,简直是自带“课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科学小经典”系列还出了一本《昆虫漫话:科学修订版》,另外还有6本在编辑制作中。

系列选书要么是经典名家,要么是课外阅读推荐,但无一例外,强调书原本的科学严谨性和非虚构阅读培养,用来练习科技阅读,一整个期待住了!

强烈推荐家里有明后年中高考娃的,买来看看。咱就是说,万一,下回是你押中了高考作文题呢?

现在单本就包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走,我好怕会失去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个关注再走吧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