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固态硬盘的价格波动比起前几年来较大,在今年更是迎来了一轮涨价潮,让很多朋友都开始犹豫不决。

不过618马上就要到了,个人认为今年的618应该是硬盘涨价潮后,第一次有一个低价入手好SSD的最佳时机,之前因为涨价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入手的朋友们,趁着活动期间,看到合适自己的优质SSD就果断入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照顾硬件小白和一些不太关注市场的朋友们,我觉得很有必要科普一些选购SSD的“必要知识”,假如你对SSD有足够的了解,可以直接跳转推荐区看看有没有自己心仪的SSD,如果你是新手,那么建议看完这部分内容:

既然是最少必要知识,那么像主控这些过于高深的内容我们就不多做介绍了,就从最核心的几个点来说说如何选购硬盘。

一、到底要不要选择原厂NAND?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看个人需求,如果你说我只是想找个盘来存点游戏,电影啥的,就算丢了也不心疼,那我觉得你买几十块钱的产品都够用,也就不必来听我长篇大论了。

但如果是本着长期使用,追求性能、安全和稳定性的话,那原厂肯定还是最佳的选择。

1.什么是原厂NAND?

我们可以理解为有能力自己制造存储颗粒的厂家。

因为技术是有成本的,毕竟自己研发投入过大,并不是所有的SSD品牌都有能力制造存储颗粒的,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考虑,还不如买现成的。

所以这些SSD品牌就只能从有能力制造存储颗粒的厂家购买存储颗粒,而有能力制造颗粒的厂商自然不会把自家最好的颗粒卖给外面的厂商,而是经过严格筛选后再销售的,这些经过原厂严格筛选,并最终投入到产品上使用的,就是原厂颗粒。

而所谓白片,指的是品牌厂商从NAND厂商购买晶圆,自行找封装测试厂切割封装测试。白片的问题不在于晶圆质量,而是封装测试的标准和过程不如海力士铠侠他们严谨,这也导致了白片SSD的质量普遍是不如原厂原封NAND的。

至于那些没有通过第一轮筛选,质量较差的晶圆,原厂一般会下放给U盘和存储卡,有时候也卖给一些杂牌做低端SSD使用,不推荐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的SSD产品,原厂的价格都会稍贵一些的原因,毕竟拥有着最高的稳定性、耐用性和安全性,用来做系统盘、存储重要的资料再好不过了,如果要DIY装机,升级配件,原厂都是首选。

至于一线品牌大厂的自封白片嘛,耐用性和稳定性也不错,当做扩容盘,存游戏,存影音作品也不错。

原厂降级的黑片完全不建议用,耐用性差,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坏了,性价比非常低,不如一步到位选择最好的。

2.市面上哪些品牌是原厂?

市面上的SSD品牌琳琅满目,但是有生产存储颗粒的原厂厂家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六家:海力士,铠侠,三星,镁光,西数以及国产的长江存储。

这其中三星是老品牌了,实力很强,就不过多介绍了;目前,我认为市面上的原厂颗粒中,实力比较强的是收购了英特尔NAND部门的海力士。

毕竟英特尔的实力大家都有目共睹,在强强联合下,海力士的SSD产品在市面上的竞争能力也算比较强的一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萌新小白来说,选择这些原厂的产品,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问题的。

二、选购SSD应该注意哪些信息?

1.固态的分类、接口协议

从形状上分类,可以分为2.5英寸与M.2盘。

这其中部分M.2的盘是SATA协议,除了外观和NVME M.2的固态硬盘相似之外,在传输速率上是远远不及后者的,这些固态硬盘适用于一些老机器,这几年市面上的新机器基本上是用不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接口协议上来说,可分为SATA协议和NVME协议。

SATA协议已经有些年代了,两种形态下的SATA固态硬盘,其传输速率基本上都在550MB/s左右,速度较慢,很难迎合现在的大文件传输需求。

而在M.2 NVME的固态硬盘中,又细分出来了PCIe4.0和PCIe3.0这两种,3.0的固态硬盘其读取的最高上限也就在3500MB/s左右,而4.0的固态硬盘,就算最次的,其下限都有3500MB/s,但2024年市面上多数新的4.0固态硬盘,其读取速率都在7000MB/s以上,比后者足足翻了一倍。

在接口协议支持的情况下,优先选择PCIe4.0的盘,各位不清楚自家主板/笔记本接口协议的,可以按照以上条件自行在官网查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容量

目前市面上常见可以购买到的SSD产品,最小的有512GB的,最大的为4TB。

容量过小的产品基本上都是老旧产品,濒临淘汰;容量过大的产品大多都是一些服务器产品,不在个人使用的范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容量这个需求大家按需购买,如果仅为办公所用,没有大容量需求,那么512GB的足够;否则只要是有游戏需求,都建议1TB起步,如果是重度游戏用户,或者是有视频剪辑、工作站渲染需求,那容量越大越好,上不封顶。

3.参数性能

从日常使用的角度来看,看顺序读写和4K随机读写这两个指标即可,原则上来说肯定是越高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序读写主要考验的是固态硬盘连续读写大文件(GB级以上)的能力,日常使用当中,在拷贝4K电影、剪辑视频导出时的感知会非常明显。

4K随机读写考验的是固态硬盘读写小文件(KB、MB级)的能力,日常使用中感知比较明显的比如开机速度、游戏地图加载、打开网页等场景。

4.使用寿命

这个在产品的详情页主要用TBW的标注。

新手小白理解为硬盘在累计写入了多大量的数据之后会有报废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容量越大的固态硬盘,TBW也会越高,在相同容量的情况下,优先选择TBW更高的产品,比较有利于数据的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SSD推荐

1.PCIe4.0推荐

①SK海力士 P41

顺序读写:顺序读速7000MB/s 顺序写入6500MB/s

随机读写:读速1400K IOPS 写入1300K IOPS

主控芯片:海力士 自研主控

闪存颗粒:海力士 176层 NAND闪存

独立缓存:1GB DRAM缓存

使用寿命:750TBW

固态容量:1TB

这块SSD是我目前认为SSD产品当中最顶部的款式之一,因为海力士在21年收购了intel NAND和SSD零售业务,实力在一众原厂厂家中最强,性能在目前消费级PCIe 4.0 SSD里竞争力很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块硬盘拥有1400K IOPS的4K随机读速,1300K IOPS写入,在一众原厂盘当中是比较优秀的一档,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别家1TB的SSD寿命仅有600TBW,而这块硬盘1TB的版本却拥有750的TBW,从耐用性上来说更可靠,对于有频繁、大容量存取的用户来说会比较友好。

②西部数据 WD_BLACK SN850X

顺序读写:读取7300MB/s 写入6300MB/s

随机读写:读取800K IOPS 写入1100K IOPS

硬盘外观:单面颗粒 黑盘外观PCB

主控芯片:闪迪自家主控

闪存颗粒:闪迪3D TLC闪存颗粒

技术:NVMe 1.4标准

使用寿命: 600TBW

DRAM缓存:1GB

固态容量:1TB

西部数据前后收集了日立、闪迪等品牌,而且本身历史也足够悠久,是妥妥的大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部数据拥有自己研发的晶圆和主控,WD_BLACK是主打高端系列,而SN850X又是WD_BLACK的天花板产品,这款固态硬盘在各项数据上也比较优秀;而且支持预加载技术,在日常使用中对游戏、生产力等场景会有一定加持。

③三星990 PRO

顺序读写:读速7450MB/s 写入6900MB/s

随机读写:读速1200K IOPS 写入1550K IOPS

硬盘外观:单面颗粒

主控芯片:三星自研PASCAL主控

闪存颗粒:第七代 V-NAND 3bit TLC颗粒

技术:NVMe 1.4标准

使用寿命:600TBW

DRAM缓存:1GB

固态容量:1T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作为消费电子方面的老大实力自然不必多说,虽然曾爆出过0E事件导致口碑跌落,不过伴随着更新,问题其实已经得到了解决,虽然各项性能还不错,但对比起980 PRO提升有限,价格也较贵。

2.PCIe3.0推荐

考虑到部分用户硬件可能并不是最新款,例如五年前的平台,只能支持PCIe 3.0,所以在PCIe 3.0的固态当中,我也挑选了两款口碑还不错的推荐给大家。

①SK海力士 P31

顺序读写:顺序读速3500MB/s 顺序写入3200MB/s

随机读写:读速570K IOPS 写入600K IOPS

主控芯片:海力士 自研主控

闪存颗粒:海力士 128层 NAND闪存

独立缓存:1GB DRAM缓存

使用寿命:750TBW

固态容量:1T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CIe3.0盘中的天花板,在读写上的表现能力出众,而且在使用寿命上也时750TBW,如果一定要选择PCIe3.0的盘那么这款肯定是我力荐的。

②致态tiplus5000

顺序读写:顺序读速3500MB/s 顺序写入3100MB/s

随机读写:读速465K IOPS 写入390K IOPS

硬盘外观:单面颗粒设计

主控芯片:联芸1202主控

闪存颗粒:第三代国产长江TLC颗粒

独立缓存:无DRAM缓存

使用寿命:600TBW

固态容量:1T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PCIe3.0固态硬盘中的佼佼者,如果一定要选一款国产的3.0SSD,那么这款盘绝对不容错过,不过之前有装在笔记本上掉盘的情况,在DIY装机上倒是没出现过,这点需要注意。

四、实测对比

为了给给为更直观的感受,我对三块PCIe4.0的SSD做了简单的测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1.读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方面说实话我还挺惊讶的,在最大顺序读取方面,西数SN850X和三星990 PRO竟然都没有达到自己标注所达到的水准,尤其是西数SN850X这款硬盘,和标注的差距属实有点大。

不过理论并不代表一切,至少在实际的任务读取中,三块硬盘的表现都不差,多任务的成绩都在4150这个区间浮动,我认为是Windows系统的瓶颈,但是在单任务读取下,明显是SK海力士 P41的表现更好,三星990 PRO作为一块旗舰盘来说,着实有点让我失望,个人感觉多少是有些对不起它的价格了。

在最大随机读取SLC和TLC方面,SK海力士 P41比起另外两块硬盘来说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式的领先,其实在TLC方面,SK海力士 P41能大幅度领先是我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在SLC方面能领先着实在我的意料之外,不过这也证明了SK海力士的产品力在各个方面都处于领先状态,看来其他厂商想要在这项数据上超越海力士,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啊!

在这里提一嘴,在4K这方面,三星970 EVOPlus到三星980 PRO到三星990 PRO,每一代的提升只有10%左右,是真的差距不大,难道三星是要成为SSD界的牙膏厂吗?

2.写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写入这方面,三星也只是在理论数据上表现得分很高,但是应用到实际写入的时候,三星却不如SK海力士 P41,甚至连西数SN850X打起来都费劲,这让我一度有些怀疑自己到底用的是不是三星990 PRO。

而在实际的写入当中,为了保证更贴近日常使用的场景,我这里模拟的是硬盘在比较脏的情况下的写入速度,在这其中SK海力士 P41在开头会有一段起伏,在后续能继续以较高的速度保持写入,表现是最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西数SN850X在25%左右的节点会有一个降速,不过依旧表现的也算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到了三星990 PRO这里,它失缓了,没错,也正是因为这项原因,所以让三星990 PRO看上去的速度很快,但实际数据却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稳定性

硬盘除了读写之外怎么能不看稳定性呢?

因为各家主控的调度策略不同,所以我们这次主要测试在相同的读写情况下,三块硬盘的温度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出,在日常七读三写的情况下,SK海力士P41的温控表现的最好,基本是没超过50°这个温度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西数和三星因为本身产品功耗就要必海力士高上不少,所以在温度上面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各位用户更看重SSD的日常表现的话,那么SK海力士 P41的稳定肯定更符合你的需求。

其实总体来看,三星990 PRO作为旗舰款产品来说,的确有失水准,不过根据周围在用的朋友反映,在高负载情况下,三星990 PRO的表现其实还不错。

然而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日常使用才是大头,所以综合读写,以及稳定性来看,SK海力士 P41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也不白费我对这款产品抱有这么大的期望,有需要装机、升级配置的小伙伴,如果还在寻找硬盘产品的话,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这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