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的张锡峰同学,那个在曾经在校园演讲中诙谐幽默,激昂勃发,说出“这世间,唯有青春与梦想不可辜负”,激励着千万高中学子奋力拼搏的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超级演说家》中面对镜头歇斯底里,喊出“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去供了城里的白菜”,引起社会巨大争议的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以674分的成绩,位列河北省228名,虽然与清北失之交臂,但也进入了众多TOP3之一的浙江大学。

然而,在近期一次采访中,大三张锡峰表示他后悔选择了计算机系。更让人诧异的是,小张同学的眼中,已经没有3年前中的那股锐意进取的光芒,目光中更多的是失焦般的迷茫和疑惑。

从高三到大三,为何小张同学的改变如此之大?考生到底应该如何面对高考考试和志愿填报的选择?

小张同学的发言其实道出了目前国内以高考为目标的教育体系最大的问题之一——只教育你如何考高分,没有告诉你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说白了就是选择大学的专业。

我听过小张同学当初让他出名的演讲,说实话,是一个很“精美”的演讲,这对于一个初三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演讲很不错了。但这不是真正的演讲,内容里面的套路太多,匠气太重。缺乏一个分享演讲中最重要的东西——真诚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这不是他的问题,就像《乌合之众》书中描述的那样,因为他在衡水中学的环境中感染上了集体意识,而无法剖析出真正的自我价值。

而到了大学,环境变宽松了,不会再如同衡中那样,将集体意识强加于个人之上,秩序桎梏的解脱也带来了自我意识的萌芽,而这个过程是充满迷茫和困苦的。

从视频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现在大三的张锡锋在说话的时候,表情更具有松弛感,内容也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而高三时候的他,虽然能够以予以台下观众短暂的鸡血,但冷却下来后,脑袋中好像并没装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留给大众的仅仅是“猪拱白菜”这样廉价的比喻。

不过他已经比大多数的人走得更远,体会得更深了。佛教讲究大彻后方能大悟,浙大也好,计算机专业也好,这些都是果,而不是因。

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在演讲舞台上看到一个松弛,真诚的张锡锋,如同大三的他向记者娓娓道来,对自己有更深刻的剖析认识。

最后,给今天参加高考的考生一个建议,考完后切记不能彻底放松,选择专业,选择学校可能比分数,对你今后的人生来说更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