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按照传统的说法,决定命运的时刻要到了。实际上,不同时期,高考对学子的影响是不同的,下面就此进行简单论述。

1、高考红利期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9年高校扩招前,此间的二十余年均为高考红利期。

之所以将此二十余年称为高考红利期,主要是从就业和生活上来考量的。这一时期里的高校毕业生,几乎不存在失业问题,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实行的是毕业包分配制度,分配走向都是公字号,这意味着,考上大学便拥有了铁饭碗。即使是九十年代中期后进行了改革,开始自主择业,就业依然不难,专科生就能轻松地在中学教书,即使是北京,本世纪初本科生仍然可以进入一些高校当老师。对比现在的动辄博士门槛,这是难以想象的。生活上,主要对飙的是住房,包分配时期的大学生,很多赶上了分房子,即使没有分到公房,住房压力也不大,且在房地产狂飙之前基本上都有了房子。而在开启商品房改革后,此间的大学生也享受到了时代红利,以北京为例,2005年北京还存在经济适用房,且申购难度不大,价格是令人难以置信的2650元/平,与现在相比,算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即使是商品房,也处于廉价期,以2003年为例,这一年北京商品房的均价才四千多,东西城和海淀的房子也不过五千多一平,对比现在的10万+,简直是白菜价。但也只有那二十余年的大学生能够享受到这波房价福利,在这之后,房地产开始狂奔,房价突飞猛进。除此之外,这批大学生还有一个出国红利,在当时的环境下,倘若能够出国留学,毕业后在国外工作的话,能够享受到中外经济差异红利,回国则能够享受到海归的优厚待遇红利,不像现在,海归太多,身价暴跌,居外不易,回国亦不易。

这波红利是一种宏观上的红利,就个人而言,还是有差别的。比如,在城乡户口差异巨大的年代,这种时代红利对农村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是彻底改变命运的。对城市工人家庭的孩子来说,红利依然可观。而对那些家庭条件原本优越的孩子以及某些出自名校的孩子来说,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不一定是红利,比如,在分配体制下,富家子弟和名校学生被分到小地方小单位并不新鲜,运气差的可能还会在后期赶上下岗。

当然,这波红利在数量上也是有限的,因为这二十余年高考正处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阶段,考大学的难度非常大,这主要体现在录取率上,以1980年高考为例,这一年的录取率为8%,也就是说,92%的高考生会被大学拒之门外,高考扩招前的1998年,录取率也只是近34%,而1999年高校扩招的第一年,录取率就直接突破了50%,2021年更是达到了92.89%,2022年则冲破了93%,物以稀为贵,当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时,就业情况自然好,当供应量过大时,就业出现问题也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高考微利期

1999年到2012年这十余年间属于高考微利期,之所以称为微利,是因为从就业和生活指标来看,逊于红利期,但是比起下一批段的大学生来,还是要好很多。此间的大学毕业生,虽然开始出现失业情况,但以自主失业为主,即有工作机会,只是由于个人原因不愿意去选择,且失业多是暂时性的,最后基本上还是能够拥有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总的来说,此间的大学生,就业依然不是问题,只是不能像红利时代的大学生那样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入公家单位,想吃官饭,特别是想成为公务员的话,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而不吃官饭也不一定差多少,如果能够进入所谓大厂,拿到高薪,甚至是令人艳羡的。

这十多年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之所以好,是因为赶上了中国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此间中国加入了世贸、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正处于黄金期,国家也在大规模基建,因而扩招导致的增量人力资源能够被迅速消化。所以,单纯从就业来看,这批大学生依然处于红利期,而且红利期的时间点可以后延几年,之所以截止点停留在了2012年,且在定性上由红利变为微利,是生活指标使然。在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就是2017年,这一年年初房住不炒口号已出,但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从2017年春季开始,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最后一波疯狂拉升,此后上升势头便戛然而止,开始进入了漫长了拉锯和横盘期,以北京为例,2016年六万以里尚能在三四环买到房子,2017年春季拉升后,三四环的房子迈进了10万门槛,近乎翻倍,且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个变化意味着,2012年考上大学的本科生,201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倘若家境较好,眼光独到,尚能赶上相对价低的房子,2013年上大学的孩子毕业后则只能去面对拉升后的高价房了。当然,即使在2017年之前买房,与此前时代的大学生相比,红利还是少了很多,好在依然有利,只是红利变为了微利。

尽管这十余年间的孩子处于高考微利期,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雨露均沾,入学晚买房晚的毕业生,买房时间一旦跨入2017年以后,原先的房价红利便会消失。与此同时,尽管仍然处于就业红利期,但是如果自身实力不够过硬,再叠加上行业选择等因素,他们正好赶上时下的中年职业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高考利失期

从2013年开始,高考开始进入利失期,一方面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这以后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去面对业已高企的房价。就业吃紧与上一时期的黄金期因素有关,中国加入世贸后,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期,不再像原先那样能够消化大量的新增人力资源,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中美关系发生变化,中国受到打压,中美贸易受到影响,再加上后来的疫情影响,不仅中国,全球经济都面临挑战。此外,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一波黄金期后日益萎缩,最终进入到了行业寒冬期。而互联网等其他明星行业也面临瓶颈,时下,包括阿里巴巴在内,也进入到了战略收缩和调整期。所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失不是好事,但也不必担忧,如果从生活质量角度进行纵向对比的话,眼下的大学生处于前所未有的幸福期。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虽处于红利期,但当时的中国总体实力还不够强,粮票在九十年代才消失,九十年代才开始实行双休制。所以,只要能够维持住眼下基本的生活质量水平,假以时日,中国将会迎来第二波腾飞,因为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国民素质总体得到了极大提升,得益于高考改革,人才储备更是充足,时下在校的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越本科生。所以,在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眼下政府正在从政策等各个方面着手解决就业和民生问题,相信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会起到重要的推力作用。本着一切向前看的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更美好。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眼下面临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力资源饱和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一个产业升级转型问题,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我们不会一直做世界工厂,我们也要有自己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未来我们要出现更多的华为、大疆,今天我们国产大飞机C919试航成功,明天我们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面世。莫说这一批大学生,整个时代下的中国人,都将是中华民族腾飞的脊梁,胜不骄,败不馁,让我们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预祝今年的高考学子们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