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中国近代那段历史中,诞生了不少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他们为了国家鞠躬尽瘁,其中就有洋务派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作为晚清重臣,一生都在为救国救民贡献力量,积极对抗外来侵略者。

他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近代非常重要的教育家,不仅对国家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对儿女的教育也是非常上心。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国者,老来得子的孩子中却出了两个汉奸,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爱国志士张之洞

张之洞出生于1837年,二十六岁便中了探花,之后进入翰林院,逐渐成为晚清颇有权势的大臣。

张之洞是清廷较早开眼看世界的那一批人,在满清贵族还在浑浑噩噩的时候,他便看清了形势,明白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他全力支持洋务运动,希望能够挽救近代国家衰亡的趋势,在清廷内部属于主战派,做了许多于国家有益的事情。

在沙皇俄国入侵我国的时候,张之洞便看出了俄国的狼子野心,坚决反对对俄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俄侵占了我国的伊犁地区,为了将这块地方收回,清廷派遣左宗棠消灭了阿古柏,并让崇厚去与沙俄谈判。

但是崇厚却是个不靠谱的,被沙俄一番戏耍恐吓之后,就将国家大事忘在了脑后,自作主张与沙俄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

虽然将伊犁收回来了,却只拿回来一座空城。

除此之外,还要将伊犁南部等领土割让出去,总计大约45万平方公里,还有赔款、通商、免税等等不平等的条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传回北京之后,清政府的大臣们都惊呆了,张之洞更是先后上奏了二十多次,就为了让清政府否认这个条款。

他陈述了这个条款对清政府经济、军事利益的严重损害,崇厚此举是严重的失职,签订条约是卖国之举,要求诛杀崇厚,以正国法。

他还提出,严惩崇厚的同时,要派人去与沙俄重新谈判,并且派遣左宗棠随时准备武力收复。

在张之洞等爱国大臣和民间反对的声浪之中,清政府只能将崇厚捉拿归案。

为了能让条约生效,沙俄大军压境,逼迫清政府,面对沙俄清政府又怂了,将崇厚放了出来。

不过代替崇厚重新谈判的曾纪泽与沙俄多番交涉,终于抢回了部分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张之洞是主张抗外御辱的主战派,在对法战争上,张之洞还是前线的指挥官。

1882年,法国不愿意谈判,坚决将越南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张之洞便预见法国要对中国发动侵略,于是向清廷提出了防范的建议,并且亲赴两广组织抵抗。

为了抵抗法国侵略军,张之洞亲自给老将冯子材写信,请求他出山领军抗敌,自己则作为广西前线的总指挥,纵览全局。

其实,清廷内部有不少主和的声音,其中以李鸿章为代表,这让张之洞在前线非常被动。

他担心启用冯子材会遭到朝廷主和派的干涉,在事情确定下来之后半年才上奏告知朝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之洞指挥得当,后勤管理到位,冯子材虽然年迈,但是依旧骁勇善战,两人配合取得了抗法战争的巨大胜利。

胜利之后,不少人便跳了出来想要摘桃子,甚至大肆贬低真正的功臣冯子材,这让冯子材感到很烦闷。

张之洞知道后,一边帮冯子材排解苦闷情绪,一边上书为冯子材请功,终于让清廷看到了冯子材在战斗中的功绩并予以嘉奖。

可惜的是,中法战争战场上胜了,谈判桌上却败了,白白浪费了张之洞的苦心谋划。

在面对列强侵略的时候,张之洞的态度都是坚决抵抗,其中包括文化侵略。

他对于外国传教士和他们在中国的传教特权是持反对态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之洞在山西当巡抚的时候就查了不少教案,对教堂包庇恶民的现象非常厌恶,要求朝廷专门设立机构来审查这些传教士犯下的案子。

其实,中国百姓对于这些传教的教士大多也没有什么好印象,1885年就有一法国教堂遭到了焚毁。

法国人非常愤怒,声称损失了银钱三十八万之多,要求张之洞彻查此案。

张之洞一听就嗤之以鼻,这个损失绝对满是水分,就算是真的,既然犯案不让中国政府审理,如今来找中国政府干什么?

张之洞表示,其他省自己不清楚,单单就自己管理的粤省,就因为贼寇导致了三百八十多万两白银的损失,如今还没有查清,哪儿有什么功夫查教堂焚毁案。

张之洞的言论,直接将法国领事的嚣张气焰浇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教育家

张之洞是实业家,更是教育家,他对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刚刚开始的时候,张之洞的主要精力还在改革科举制度上,他花了大力气肃清科举风气,后来又大兴学院,改革教育活动。

当时的学子读书就是为了科举,为了功名,张之洞认为这样是不正确的,他认为读书是为了明理,不能空谈,也不能沽名钓誉。

所以,在他的书院里,学生不学八股文,而是学一些经世致用的东西。

张之洞甚至还想设置经济学科,只是后来因为找不到好的老师只能搁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法战争之后,他越来越感受到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千方百计创办了新式学堂,教授各种技艺,涉及到了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

后来,科举制被废除,张之洞等人的新式学堂便成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石。

张之洞注意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很注意自家孩子的教育,尤其注意孩子们的品德教育。

他认为造士应当以品德为先,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也希望他们能成为品德高洁之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张之洞是非常注意“因材施教”的,他的孩子多,选择的方向也都不一样。

张之洞不会强迫他们的人生选择,而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张之洞非常享受教导孩子们的过程,对孩子们的教育非常上心,不论年龄大小都会悉心教导。

按理说,这样一个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应该都是知书达理的,尤其是张之洞还特别注意孩子们的品德教育。

但是,他的十三个儿子中,却是出了两个汉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污点

张之洞一共有十三个儿子,其中最小的一个出生于1900年,当时张之洞已经63岁了,算得上老来得子,让张之洞非常高兴。

出身高门的张仁蠡不乏优质教育资源,他也争气,后来进入了北京大学。

从学校毕业之后,如同父亲一样,进入了教育部门工作。

后来他又去地方当了十年的县长,这十年的县长经历对于张仁蠡来说是津津乐道的,他认为在地方工作可以亲近百姓。

听起来是个为国为民的,实际上却是个沽名钓誉的。

华北政变之后,张仁蠡就向日本人低了头,彻底背叛了祖国,成为了日本人的走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攻占武汉之后,就想着在这里建立有效的统治。

他们采用的是“以华制华”的方法,也就是利用中国人自己去管理、去剥削中国人,日本只需要控制这些“大汉奸”就可以了。

于是,伪武汉特别政府就成立了。

冈村宁次在汉口设立联合会,逼迫武汉人民尽快恢复生产,为日本做事。

后来,又在商业银行旧址上成立了维持会,这就是伪武汉特别市政府的前身,下设各种政府机构。

虽然由中国人加入,但是实际上每个机构都会有日本顾问,确保政府实权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湖北第一个打出“政府”旗号的伪政权,直接被日军的特务部控制在手中,后来加入了汪伪政权,成为了直接压迫中国人民的一座大山。

日军特务部原本是想要派遣张燕卿作为伪政权的第一任市长的。

张燕卿原名叫张仁乐,也是张之洞的儿子,比张仁蠡大两岁。

他是从日本学校毕业的,也许那个时候,就在日本人的教育之下迷失了自己。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燕卿便倒向了日本人,还在伪满洲国做过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得知日本人任命他为伪市长的时候,张燕卿不太乐意。

他当时正在吴佩孚麾下,劝说后者去当伪总统,如果谋算成功的了话,张燕卿便可以谋一个伪总理来当,职位比伪市长高得多。

为了应付日本人的调遣,他将张仁蠡举荐了上去,张仁蠡也同意哥哥的安排。

1939年4月,张仁蠡正式就职伪武汉特别市市长。

这是一个日本人控制的伪政府,作为市长的张仁蠡怎么可能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

他上任之后不久,就开始对难民营下手,导致不少难民无处可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艾伦•R•鲍因顿是个美国人,被当时的百姓叫作鲍洋人,当年在武汉建立了一个疗养院,会接受因为战乱逃难的难民。

这个疗养院大概600亩,条件在当时算是很不错的,鲍洋人在这里不仅给大家施粥,还给难民看病,是很好的一个避风港。

但是伪政府成立的当月,张仁蠡就把这个难民营给取缔了。

张仁蠡本身还是一个鸦片瘾极大的人,但是为了名声又不肯让别人知道,平时去上班都要抽着雪茄,生怕别人闻见鸦片味儿。

他还贼喊捉贼,禁止伪政府中有人吸食鸦片,装模作样的下令,让吸鸦片的人自己去医院解毒,不然只要被发现就革职查办。

与鸦片不共戴天的样子做得十足,谁能想到他自己就是一个瘾君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汉奸,张仁蠡作恶多端,但是他却没有一点愧对列祖列宗的觉悟,还在武汉建立张公祠,打着已经去世的父亲张之洞的名号,收买人心。

张公祠的祠名是张仁蠡亲自写的,里面供奉着张之洞的排位,挂着张之洞穿着官服的画像,当然也有其他祖宗们的排位。

每到重要的日子,张仁蠡就会跟着武汉的日寇汉奸一起,去祭拜张之洞。

张之洞一生都在抵御外辱,若是他泉下有知,见到自己小儿子带着侵略者利用自己的名声作恶,不知会作何感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11月,伪湖北省政府成立,伪省长觉得武汉政令不好到达,于是建议日本人将武昌、汉阳划给了省政府。

于是,张仁蠡这个伪武汉市长,就成了汉口市长。

伪省政府薅了他一把之后,伪国民政府又盯上了他,于是,汉口特别市变成了普通市。

伪中央是很愿意的,毕竟这样可以节省开支,减少对张仁蠡的拨款。

但是张仁蠡可就不乐意了,一个为了利益卖国的人,怎么可能对日本人忠心耿耿,他谋求的不过荣华富贵罢了。

如今利益受损,张仁蠡觉得他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了,于是托人托关系将自己调去了天津,担任了伪天津市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自己的权势,张仁蠡想要将自己的心腹塞到关键位置上。

只是他最看重的财政局席位没能拿下,他又不肯将位置交给别人,干脆自己兼任。

他在任职期间,不断搜刮民脂民膏,作恶多端。

这样的人在日本投降之后自然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1951年,张仁蠡直接被判处了死刑

张之洞一生清正,虽然他的洋务思想有腐朽落后之处,但是为了国家危亡鞠躬尽瘁是事实。

可惜他去世之后,两个年幼的儿子失去管束走上了歪路,成了他洗不去的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程华.日伪武汉特别市市长张仁蠡.武汉文史资料,2005(8):63-63.

杨庆博,焦以爽,张玉.“造士必以品行为先”的修身教育——张之洞家庭教育活动之一.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4):32-35.

康树欣.张之洞的爱国思想和行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2(3):147-152.

陈山榜.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及其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2):42-46.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伪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