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去年开始关注伊利伊刻现泡茶,并在约饭的时候把伊刻带给我的小伙伴;

她们对现泡茶拧瓶盖的设计感到非常惊喜,无一例外,甚至有个同学说,要是她们单位的食堂也有伊刻现泡茶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吧~有食堂单位给饭卡充钱的福利,不是我可以享受的;但这侧面反映出来,我分享给她们的伊刻现泡茶没有踩雷。

就算伊刻现泡茶不是差异化明显的产品,就算她们尝不出不同茶饮口感的区别,

但是她们不排斥不反感这种产品,并因为现泡茶拧瓶盖的设计,对伊刻现泡茶留下了印象,知道了这是伊利的新品(其实不算新了)。

于是,在我们约饭的过程中,伊刻现泡茶伴随我们出现在了不同的地方,特别是吃了火锅、麻辣烫等重口味的饭以后,喝现泡茶能解腻。

今年从菜鸟驿站搬货回来,一时兴起,专门录了个伊刻拧瓶盖的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平日逛街的过程中,无意间了解到了伊刻的铺货程度。

一次是在市中区的一家超市里。

一次是在大学超市里。

最近一次是在如本文标题所讲,在老家镇上的超市里。

在省会城市的超市里看到现泡茶没什么惊奇的,但是在我们老家看到铺的整整齐齐的伊刻的货架,我就不能不吃惊了。

毕竟这个镇可不是什么顺德镇、乌镇,人口外流、没有产业支撑、人口老龄化……从外观上看,它比我上次去乌镇沿途看到的镇子,发展差了至少15年。

于是我就查这个镇的资料,结果发现我搞错了,因为它已经不是镇了,它已经降级成了一个村子;我看到伊刻现泡茶的这家超市,实际上是村里的超市。

那么伊利为什么要在这家村里的超市铺货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推测,这跟这家超市的辐射范围大有关系,这家超市是附近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覆盖的村落最广的超市。最重要的是,这家超市就在集市入口处,每次逢集超市里人都特别多。因此,即便是村里的超市,它实际上也能盖很多人群。

要不是赶集我也不会到这边来,更不会发现这家超市铺了伊刻现泡茶的货。

这家超市在的地方没有拆迁,没有工业园,没有外来务工人员,商业业态很少,因此,这家超市就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对村民来说的唯一性。

是的哦,它是附近唯一一家规模最大的超市。

那种感觉就像我在大柴旦终于看到一家大型的购物商场,里面有平日里买的商品,想到什么就能买什么,而不是缺东少西。

这让我想起来伊利年报里的一段话:

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年提升,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县乡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一、二线城市趋同,广大县乡镇市场成为2023年快消品市场增长热点。

其中,拥有2.5亿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近30%的县城及县级市城区,是目前乳品市场增量的重要贡献者。

截至去年年末,伊利在全国共有19497家经销商;借助于已有的经销渠道,伊利可以将新品覆盖到更多的人群。这也算是伊利在下沉市场的渠道优势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伊利公司公告里的说法,这款现泡茶去年因为产能受限供不应求,今年会进一步提升产能。

此外,伊利对水饮的说法是“处在比较初期的发展阶段”。这可能是有的朋友反馈当地没有看到伊刻现泡茶的原因。因为货没有完全铺开。

另外,这款茶跟自己在水杯里泡茶,区别还是挺大的。可以先去体验产品再发表观点。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