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是新中国史上最特殊的一次高考。这一年的高考破天荒的冬天考试,春天仓促录取学生入学。全国1160多万青年参加高考,最终只录取了27.3万人。
虽然录取人数并不算多,但质量极高。
录取数字的背后,离不开邓小平,及一批崇尚科学教育的工作者对恢复高考强烈的呼声。
1977年,在和张文峰、高勇谈话时,邓小平就坚定的说:
“不管招多少大学生,一定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要。不管是谁的子女,就是大人物的也不能要。”
1977年10月3日,邓小平在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请示报告文件上的批示
恢复高考,酝酿已久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邓小平早在1973年第二次复出时就有了恢复考试招大学生的想法。
1975年,邓小平曾在一次谈话中回忆道:“一九七五年教育战线的整顿搞不动,我就想让军队带头,在军队搞一所国防科技大学,从高中直接招生。”
字里行间,足见邓小平非常重视恢复高考制度。
可惜的是,后来因为特殊原因,邓小平没能继续推行,直到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他才下定决心推动恢复高考制度。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同中央有关同志谈话时,首次指出:
“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同时明确“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
这一次,邓小平下定了恢复高考的决心。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同年6月,教育部在太原召开了当年的大学招生工作会议。
虽然会议上还是没有明确提出恢复高考的事宜,但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的相关招生工作也迟迟没有公布。
此时时机还未成熟,恢复高考就差临门一脚。
好在紧接着召开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恢复了邓小平各项职务,邓小平自告奋勇,主抓科技和教育。
这样一来,邓小平就能亲自推动恢复高考的各项事宜了。
积极推动,恢复高考迫在眉睫
因此,在1977年8月,邓小平就赶紧召开了《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令邓小平欣慰的,在座谈会上,正当大众鸦雀无声不敢讲话时,查全性站了出来,替邓小平说出了恢复高考的心声。恢复高考的建议也得到了吴文俊、王大珩等资深科学家的赞同。
1977年8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邓小平也表态:“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很快,邓小平就把这次会议的报告递送中央,商讨恢复高考的决定,总算是上了政治局会议。
1977年8月13日到9月25日,中央在京召开了第二次招生工作会议,会议整整开了40多天,时间之长,前所未有。
会上各界人士激烈讨论是否恢复高考制度,最终终是支持恢复高考的占了多数。于是,开完会后,教育部修正了之前6月召开的太原会议精神,改变了招生工作文件。
在邓小平的推动下,10月5日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下发了著名的国发[1977]112号文件——《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了当年恢复高考招收大学生的制度,即以成绩择优录取新生。
由于当年的招生文件实在是太晚下达,故招生文件”规定:
“今年招生推迟到第四季度进行,1977年的新生于明年二月底以前入学。从1978年起,普通高等学校6月份开始招生,9月上旬开学”。
就这样,1977年高考成了唯一一次冬天考试,春天入学的高考,此后夏季高考秋季入学成为定制。
恢复高考,人心所向
在当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各地上山下乡的知识分子和高三学生奔向告走,激动不已。
不管是社会青年、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甚至是小学毕业生都要参加考试,争着去报名。有些公社,单一个公社就有近5000人报名,报名人数前所未有。
许多人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恢复高考,大家都争相复习,当时没有统一的考纲和教材,学生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旦有复习资料的消息,大家争先恐后的传抄。
可以说,恢复高考制度符合当时人们的意愿,满足了人民的愿望。
77年高考,上到50岁的中年人,下到刚成年的毛头小子,都坐在了一个考场上,彼此为了梦想而奋斗。
从《人民日报》于1977年10月21日发表的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盛况。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
可以说,邓小平推动恢复高考,实在是敢为人先的一次伟大实践。邓小平深知,要发展经济,人才教育是重中之重。
推行一个公平的,依靠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人心所向,时代疾呼,历史之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