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至,粽香飘满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四大佳节之一,而且作为历史悠久的节日,端午节有着很多的习俗和传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驱邪除秽,以及防五毒和消除霉运,让家人安康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节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一天,古人认为这天是“阴阳相争”的日子,而“盛阳是万恶之源”,所以端午节属于比较凶险的日子,因此设立端午节来驱邪除秽和防病去灾。
端午节的习俗和讲究很多,除了要吃粽子纪念屈原外,还有赛龙舟和插艾,以及佩戴香囊和五色绳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在盛夏来临的时候,能够安康顺遂。
明日端午节,不论多忙,牢记:忌3事,吃2样,驱邪除秽,端午安康。
明日端午节,不论多忙,牢记“忌3事”
一,忌对着别人家插的艾蒿指指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门前或窗户上插上艾蒿,而且这艾蒿里面还会捆扎上桃树枝或菖蒲等辟邪的传统物品,端午插艾也是端午节的民间的传统习俗之一。
端午节插艾的主要目的就是驱邪,有些地方也会用艾叶剪成老虎的形状,给家里的孩子佩戴上,寓意就是让家中的孩子能够“百毒不侵”。
端午节 插的艾蒿就是驱邪防病的,因此对于这项传统需要尊重,如果指着别人家门上插的艾蒿指指点点,那么会犯了别人家的忌讳,而且指点这驱邪除秽的插艾,也对自己不是很吉利。
二,忌午时在室外暴晒
端午节的阳光应该是一年之中最火热的,因此很多人喜欢借助盛阳的力量来晒晒太阳,在民间就有端午节晒“午时水”,以及晒背和晒衣物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驱邪防病。
不过端午节的太阳紫外线特别强烈,晒久了很容易造成灼伤,因此端午节这天是比较忌讳午时在室外暴晒的,免得被晒伤或引起身体不适。
三,忌回娘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中就有不吃“娘家粽”的习俗,而作为“恶日”的端午节,这天是不适合回娘家走亲戚的。
端午节是为自家人消灾祈福的日子,出嫁在外的女子回娘家,这会让娘家人觉得姑娘在婆家过得不如意,或者是夫妻间闹了矛盾。
端午节不回娘家也是民间的生活智慧,因为端午节正是芒种时节,这个时候家里的活会非常多,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就有偷懒和 不愿意干活的寓意,所以端午节还是不回娘家的好。
明日端午节,不论多忙,牢记“吃2样”
一,吃“五黄”
端午节在民间素有吃“五黄”的习俗,这“五黄”指的就是黄鳝、鸭蛋黄、黄瓜、黄鱼和雄黄酒,当然各地的物产不同,因此在这“五黄”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不过端午节这天吃“五黄”的寓意,其实就是防治蜈蚣、癞蛤蟆、蝎子、蛇和壁虎这“五毒”。
推荐菜谱:咸蛋烧苋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咸鸭蛋去壳后备用,红苋菜摘洗干净后切去老根备用。
2.把咸鸭蛋蛋黄和蛋白分开,然后把蛋白掰成小块,苋菜入沸水锅中焯烫至变色后捞出过凉,过凉后的苋菜攥干水分后切成段。
3.锅中入油下入蛋黄按碎,炒出沫子后下入蛋白和蒜末,翻炒均匀后烹入料酒,下入苋菜炒匀,加入蚝油调味,滴几滴花椒油即可出锅享用。
二,大蒜
端午节来临以后,天气变得炎热起来,这个时候也是细菌和毒虫的活跃繁殖期,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就有除虫和杀菌的作用,而且大蒜还能促进食欲和助消化。
推荐菜谱:蒜泥黄瓜拌蛰头

1.黄瓜去根洗净,然后拍碎切成块,海蜇头投洗去苦涩味后切成段。
2.把拍碎的黄瓜和海蜇头拌在一起,淋上用蒜泥、香菜、一品鲜酱油、盐、香醋、辣椒油和白糖调的料汁,拌匀后即可享用。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是天气转热的分水岭,也是需要开始养护身体和防病祛病的时候,因此明日端午节,不论多忙,牢记:忌3事,吃2样,驱邪除秽,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