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医药备受关注,热度只增不减,大家对中药的研究热情也就水涨船高。今天在扫文献的时候看到了这篇文章,一个鲤鱼打挺来了精神,网络药理学又出新作。网药分析+干湿结合,小小文章,拿下!

中药物质基础成分鉴定及入血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利时刻科研服务(点击查看):、、、、、。咨询加微信:1278317307。

【正文】

1、本研究先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与生信分析预测了潜在靶点与信号通路;

2、本研究通过体内与体外实验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与评估。研究AS对MPTP诱导的小鼠PD的影响,通过评估神经炎症和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来确认AS的抗炎特性。通过BV2细胞体外实验,探讨AS在PD中的作用机制;

3、本研究还进行了 CETSA、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MDs)来进一步验证。

4、本研究结果表明,AS与NLRP3结合,可有效抑制炎症的组装与激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目:积雪草苷通过靶向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杂志:Phytomedicine

影响因子:IF=7.9

发表时间:2024年3月

研究背景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由于黑质(SN)和纹状体(STR)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逐渐丧失以及神经炎症而引起的运动症状。积雪草苷(AS)是一种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特性的主要活性成分,来源于积雪草。然而,AS影响炎症相关PD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PD中AS的保护机制。

研究思路

本研究先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了潜在靶点与信号通路,再通过体内与体外实验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与评估,最终得到结论积雪草苷与NLRP3结合,可有效抑制炎症的组装与激活。

主要结果

网络药理学预测AS对PD作用靶点和潜在通路

使用预测、组合方法和PharmMapper数据库共预测了95个AS的潜在目标(图1B)。其中,17个治疗靶点是通过与1147个PD相关靶点的交叉点确定的(图1C和D)。为了分析这些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数据构建了一个由17个节点和49个边缘组成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1E)。主要目标包括NFκB1、TLR4、MAPK1和NLRP3。进行了GO富集分析,以评估AS靶点的生物功能,包括细胞成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图1F)。此外,KEGG富集分析确定了149条途径。前25条富集通路表明,AS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影响PD,包括NOD样受体、C型凝集素再受体和IL-17信号通路(图1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S改善MPTP诱导的PD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为评价AS对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采用开场试验评价其运动功能。在本实验中,以10 mg/kg和60 mg/kg体重给药的AS显著减轻了MPTP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小鼠的平均速度和总行驶距离的恢复(图2B,2C)。观察小鼠运动模式,MPTP处理的小鼠表现出活性下降,其运动主要集中在开放区域的中心,AS治疗表现出明显更大的活动范围(图2D)。这些发现共同表明,AS具有逆转MPTP影响小鼠运动功能障碍的强大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S减轻了MPTP诱导的PD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失

MPTP治疗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SN和STR神经递质显著减少,这是PD的标志性特征。MPTP给药后,SN和STR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这种作用的特点是TH阳性神经元的损失,表明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AS治疗减轻了这些影响,证明了STR和SN中TH阳性神经元数量的保留(图3D和E)。此外,AS恢复了MPTP诱导的PD小鼠STR和SN脑区TH的表达(图3A和B)。PD小鼠SN中Iba1阳性细胞(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加(图3F),这是MPTP诱导的神经炎症的标志。AS治疗降低了SN中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Iba1表达(图3C和F),突出了其在缓解PD神经炎症中的潜在作用。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AS对PD小鼠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炎症而起到保护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S抑制小胶质细胞中的NLRP3炎症体激活

采用LPS联合ATP的体外模型,验证AS对NLRP3炎性小体激活的直接作用。实验前期验证表明AS在浓度为200 μM时对细胞无毒。BV2细胞用1 μg/ml LPS孵育3小时,随后用2.5 mM ATP孵育1小时,表现出明显的NLRP3炎性体活化(图4B)。在LPS暴露前,用不同浓度的AS预处理BV2细胞1小时,可显著降低上清液中p17和p20的水平(图4B),这表明AS抑制NLRP3炎性体的激活,减少细胞因子IL-1β的释放。此外,AS治疗并没有降低NLRP3、pro-caspase 1和pro-IL -1β的表达(图4B)。经RT-qPCR分析,AS不影响LPS诱导的NLRP3和IL-1β mRNA水平升高(图4C,4D)。基于此,假设AS可能通过直接结合NLRP3蛋白来抑制NLRP3炎性体的组装,并通过CETSA验证。结果表明,虽然温度升高促进了NLRP3蛋白的分解,但AS的存在减轻了这种降解(图4E)。因此,得出结论,AS通过与NLRP3蛋白的直接相互作用阻碍NLRP3炎性体的激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子对接研究和分子动力学

通过分子对接,阐明AS与NLRP3可能的结合模式。经MOE软件分析,AS的平均S-score值为-10.71 kcal/mol,最低RMSD值为1.75 Å,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利用整体对接图和三维相互作用图对综合体的对接图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AD与NLRP3的活性位点结合,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在结合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图5A和B)。此外,AS与NLRP3相互作用的预测Ki值最高,为33.77 μM。

了探索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稳定性和动态相互作用,进行了MDs来验证对接模拟结果,并分析NLRP3在配体结合后的分子运动。对接复合物进行了100 ns的模拟,在此过程中温度、动能和势能保持稳定(图5E和F),在MD模拟过程中RMSD值波动较小,表明对接姿态是可靠的。此外,对上述配合物的结合自由能进行了计算,用MM/PBSA法和MM/GBSA法计算了配合物的总结合自由能,得到的绝对值(-59.80和-59.56 kcal/mol)是一致的。这表明AD与NLRP3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VDW和EE能量对结合有很大贡献。为了确定参与NLRP3蛋白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对氨基酸残基进行了能量分解。图5C显示了能量贡献值低于- 1 kcal/mol的氨基酸残基,表明ARG578、PRO352和ALA228是结合自由能的主要贡献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小结

看完了这篇文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研究有了思路?文章将中药治疗作用和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进行了完美地有机结合,同时利用生信+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又可以丰富文章,研究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效果很棒啊!对自己的研究的内容还有点不清晰的小伙伴,不要错过这个好思路~

中药成分鉴定及入血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组学测序服务

1.代谢组学(非靶/靶向):300起

2.转录组测序:480起

3.蛋白质组学:1500元起

相关咨询,加微信:1278317307。

福利时刻科研服务(点击查看):、、、、、。咨询加微信:127831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