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道者 杜一用

央视曝光,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一众主流媒体同步转载,厦门“鼓浪屿宰客”一夜天下皆知。央视暗访的经过也说明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厦门的监管部门其实都已经很卖力地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是始终无法把“鼓浪屿宰客”这一顽疾给治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让这么多主流媒体跟着一起转载,可见“鼓浪屿宰客”这个老毛病有多么人神共愤了。“鼓浪屿宰客”确实称得上顽疾,福建省文旅厅官网一直到今年初会定期发布省内旅游投诉情况公告,对省内各地的旅游投诉情况进行统计和总结。厦门因为旅游投诉数量长期遥遥领先于省内各地市,这一统计数据一度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他们觉得这可能是统计口径问题,不然不会相差这么大。

比如2023年,全省共受理了4050件旅游投诉,其中厦门2663件,数量绝对遥遥领先;其次是泉州,只有358件;福州排名第三,也只有332年。不言而喻,这次主流媒体一起对“鼓浪屿宰客”现象曝光,必然大大提高这些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央视曝光的宰客问题其实国内旅游景点大多存在。出于保护需要,对景点进行限流,这也是很多景点都在做的事情,每逢节假日,票以稀为贵,黄牛就有了生存空间。鼓浪屿的特殊性,可能还在于对本外地游客登岛待遇的区别对待。

有一次,一位远方朋友一定要去鼓浪屿,自驾游一起到了轮渡码头。按照鼓浪屿的接待规矩,本地游客可以在轮渡码头搭渡上岛,异地游客则必须到东渡码头去乘船。这可难为了本外地游客一起混游的,无奈之下,朋友只能到停车场取车,改到东渡码头买票上岛。本外地游客搭渡地点有别,票价更是迥异,本地游客8元,外地游客35元。门票对本地居民优惠,这符合国内多数景区的通行做法,但这么明目张胆地把门票价差直接呈现在外地游客的面前,外地游客不佳的体验感应该从这里就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着不痛快逛完鼓浪屿,搭渡回到厦门本岛时,由于时间已经过了18点半,鼓浪屿渡轮统一回到轮渡码头停靠,疲惫地从轮渡码头出来,不得已还得再打车回到东渡码头取车。出门旅游本来就是希望过程能够尽量简单愉悦,到鼓浪屿一游居然搞得如此复杂,外地游客的这种体验感一定是一言难尽的。

厦门设计把本外地游客从轮渡码头分流到东渡码头,本意是为了疏散人流,避免旅游大巴在轮渡码头上下客时造成鹭江道的长年拥堵。可对自由行的游客来说,他们对鹭江道交通可能带来的影响与本地游客的出行却是一模一样的。旅游大巴都是跟团游,自由行游客为了拼团,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轮渡出租车案板上的肥肉。他们在轮渡乘不了船,必然要改道东渡码头登岛,其间交通工具的首选就是出租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媒体公开的信息来看,厦门监管部门对商家宰客现象的处罚力度不可谓不严厉。每逢旅游旺季来临,厦门基本上都会组织相关部门对旅游市场进行整顿,以期杀一儆百。但似乎成效不大,消停一段时间后,宰客现象总是周而复始。

有人说处罚力度太轻。处罚是有法律依据,去年9月,有一位游客到厦门旅游,被出租车拉到指定餐厅用餐,8个人消费了2700元,不仅菜不好吃,用餐体验还非常差,消费者一怒之下举报了这家餐厅。结果,这家餐厅给了司机10万元的返点回扣,被以涉嫌“商业贿赂”罚款了29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确如央视暗访,游客遇到的问题并未能在厦门交通、市场监管、管委会和文旅局等部门得到系统解决。出租车司机在码头趴活儿这事归交通部门管,景区门票定价也确实不归市场监督局管,管委会本身并无处罚权,而导游吃回扣这码事,又归文旅部门管。监管部门只能各司其职,如果越俎代庖首先就是违法了。

归根到底,厦门“鼓浪屿宰客”现象屡禁不止,应该与旅游线路设计有关。只要本外地游客上岛的区别存在,总会有自由行游客在轮渡碰壁后,必须乘坐出租车改从东渡码头上岛,那就有可能掉入168元套票陷阱,这是轮渡出租车忽悠游客的生存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