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总面积约78.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528万。土耳其主体民族为土耳其族,约占总人口的80%,第二大民族为库尔德族,约占总人口的15%。此外土耳其还有亚美尼亚、希腊、阿拉伯等民族。

土耳其闹独立的民族是库尔德族,一战结束后,土耳其的库尔德族差点脱离土耳其独立。现代土耳其建立后,库尔德族仍然试图脱离土耳其,建设独立的库尔德国家。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库尔德族的历史。库尔德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相传是古代米底亚人的后裔。两千年来,库尔德族一直生活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阿拉斯河流域的山区,具体位置就是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四国交界地区,总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

库尔德族分布区的地理位置重要,古代是东西方交流的陆路通道,因此库尔德族历史上受到了很多大帝国的统治,比如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5世纪开始,库尔德族受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对库尔德族的统治比较宽松,允许库尔德族保留自己的公国,但必须臣服奥斯曼苏丹,需要打仗时,库尔德族也必须派遣士兵随同征战。在这种措施下,库尔德族臣服奥斯曼帝国几百年。

第二,差点独立。一战时期,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德奥阵营。库尔德族骁勇善战,奥斯曼帝国大量征召库尔德族士兵参加一战,引起了库尔德族的不满。

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战败,整个国家风雨飘摇,库尔德族迎来了独立的契机。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条约剥夺了奥斯曼帝国大部分土地,叙利亚为法国委任统治地,伊拉克为英国委任统治地,小亚细亚南部划给了意大利,东色雷斯和伊兹密尔等地划给了希腊。土耳其海峡交由国际共管。

此外《色佛尔条约》还对库尔德族进行了规定,允许土耳其东南部的库尔德族独立建国。《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对土耳其的瓜分条约,只把小亚细亚北部的部分土地留给了土耳其。

这份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奥斯曼帝国丧失统治,凯末尔带领土耳其人,打败了以希腊军队为主的外国干涉军,迫使协约国放弃《色佛尔条约》,和土耳其重新订立了《洛桑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3年,协约国和土耳其签订了《洛桑条约》,土耳其保住了小亚细亚的土地,以及欧洲的东色雷斯地区和土耳其海峡。库尔德族的利益被协约国出卖,新的《洛桑条约》,不再允许库尔德族独立建国。

因此如果没有凯末尔力挽狂澜,土耳其就会遭到瓜分,库尔德族也会独立建国。1923年,现代土耳其建立,凯末尔成为第一任土耳其总统。

第三,库尔德的反抗。现代土耳其建立后,库尔德族的独立愿望基本落空,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族挑起了反抗土耳其的战争。凯末尔调集兵力镇压,粉碎了库尔德独立的图谋。不过土耳其库尔德族并没有停歇,一直试图闹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在2003年,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族采取了联合叙利亚库尔德族的方式。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族和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族联系比较紧密。这是因为双方拥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字,叙利亚和土耳其边境也比较漫长。

库尔德族拥有相同的语言库尔德语,不过文字并不相同。土耳其和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族文字相同,都使用拉丁字母书写,伊朗和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族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还有少量高加索地区的库尔德族,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耳其和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族语言和文字都一样,而且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漫长。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叙利亚境内库尔德族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因此土耳其库尔德族试图和叙利亚库尔德族联合,引起了土耳其的警惕。土耳其多次对叙利亚东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发起行动,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切断双方联系,维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