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轰-6K之后,歼-16战斗机的挂架下,挂载一个空射弹道导弹,给对手带来了更大的恐惧。

在前不久,央视报道了中国空军轰-6K战略轰炸机携带空射型弹道导弹进行实弹演练的场景,这一行动无疑标志着中国空军在战略轰炸机武器系统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昂贵的空射型高超音速导弹和相对廉价的空射型亚音速巡航导弹相比,空射弹道导弹在突防能力和成本之间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衡点。

之前,我们曾设想,如果中国能将这些低成本的空射型弹道导弹配备在歼-16、歼-11B等战术飞机上,将对中美在台海周边及第二岛链内的军事竞争态势产生怎样的影响?近日,央视公开的东部战区对台演训画面似乎为这一设想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画面中,一架歼-16战机在其腹部挂载了一枚巨型导弹起飞,这一景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副油箱,但考虑到歼-16作为一款重型战斗机,其作战半径已经足够大,且可以通过空中加油进一步延长留空时间,副油箱在此种情况下显得多余。更重要的是,歼-16本身并没有副油箱的挂架,若需挂载副油箱还需进行改装。

考虑到挂载物的巨大体积,明显超过了电子战吊舱和红外侦察吊舱的尺寸,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歼-16已经具备了携带空射型弹道导弹的能力,能够模拟打击台湾岛及第一、第二岛链上的目标。这种设想一旦成为现实,无疑将给美军带来巨大的恐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轰-6战略轰炸机相比,歼-16等战术飞机在携带空射型弹道导弹时拥有更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它们不仅可以独立执行打击任务,还能在必要时为其他作战平台提供空中掩护。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空军装备的歼-16等重型战斗机数量远超轰-6,一旦这些战机都具备携带空射型弹道导弹的能力,中国空军在台海及印太地区的作战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中国的电子工业实力和导航系统的发展也为空射弹道导弹提供了更高的打击精度。与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相比,中国的空射弹道导弹在突防能力和精度上都有着显著优势。同时,由于中国军工企业在生产空射型弹道导弹方面不存在瓶颈,且造价相对较低,这使得中国空军在装备这些导弹时更加游刃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歼-16等重型战斗机逐步具备携带空射型弹道导弹的能力,中国空军在台海及印太地区的作战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对于那些试图通过强化防空力量来挑战中国主权和统一的势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噩梦。而对于美军来说,面对拥有如此强大作战能力的中国空军,其在印太地区的军事竞争态势也将变得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