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挑战赛#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文|老特郎蒲

编辑|老特郎蒲

引言:

联合国安理会最近通过一项关于红海局势的决议,要求也门胡塞武装停止在该水域袭击民用船只,但在表决中中国等4国投下弃权票,导致决议在多个关键问题上出现模糊不清的状况。中国弃权背后的考量令外界不得不审视大国在这一地区的博弈态势。红海连接地中海,是连接亚欧非的关键航线,更牵扯到台海局势,大国利益交织,导致这个地区局势复杂敏感。中国的弃权举动预示着地区和平稳定任重而道远,外交博弈难分难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红海决议的来龙去脉

11月19日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向商船发动了20多次袭击,严重威胁到地区航运安全。鉴于形势严峻,美日于近期联手向安理会提交一个决议草案,要求胡塞武装停止袭击行为。在多方讨论后,决议以11票赞成,4票弃权(中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和莫桑比克)最终获得通过。

决议主要内容包括谴责胡塞武装的袭击行为,要求其立即停止;赞赏各国为保护红海航运所作的努力;呼吁相关方面保持克制,通过外交途径降温紧张局势;阻止胡塞武装获取实施进一步袭击的物资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中国为何弃权

中国代表在表决后做出解释性发言,认为确保红海安全对地区稳定与全球供应链稳定非常重要,中方对安理会采取行动持开放态度。但决议在几个关键问题上不够明确,可能导致局势升级,所以中方仅弃权未反对。

具体来看,中方认为决议没有明确提出在也门加沙地区立即停火是当前的当务之急。加沙冲突是红海紧张局势的根源,停火问题解决了,红海问题也会自动降温。其次,决议模糊了各国在红海的航行权问题,一些国家可能曲解条文内容制造新的紧张。再者,决议并未将各方行动约束在联合国框架下,一些国家可能会滥用决议内容自行在红海采取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博弈难分难解

中国的弃权让红海决议在多个关键问题上出现暧昧不清的状况,导致决议很难发挥应有的效力,甚至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背后凸显出大国在红海地区的博弈难分难解。

红海连接地中海,是连接亚欧非的要冲,又通过苏伊士运河连接着印度洋。美国主导的海上航线自由行动就频繁出现在红海区域。与此同时,中俄等国也在加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红海还与台海局势存在联系,美国军舰过境会引发中国戒心。

在也门内战问题上,伊朗支持胡塞武装,沙特阿拉伯则支持也门政府军,双方在红海水域展开代理人战争。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制药商业竞争也昭示着大国在红海的博弈。

虽然各方都认识到维护红海航线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具体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导致联合国决议难以发挥实质作用。在各方利益交织的背景下,红海地区实现持久的和平稳定还任重道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网友热议中国的考量

这件事很快在网上引起热议,网友对中国的考量见仁见智。有人认为中国弃权是不想与美国正面冲突,也容易遭到误解;有人则认为中国应该直接反对决议,不能让美国主导地区议程;还有人认为既然大家都赞同航行自由,中国本可以积极改进决议内容而不是干脆弃权。

从另一角度看,也有声音认为中国弃权是明智之举,既表达了对决议问题的关切,也保留了进一步施加影响的空间。毕竟红海事关地区热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也是首要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展望未来

红海地区局势交织复杂,必须从维护地区和平大局出发谋求解决之道。中国将继续同安理会及国际社会合作,推动也门尽快停火,降温红海紧张局势,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也门问题,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最后引出一个问题:您认为大国应该如何妥善处理红海地区的复杂局势?期待您的评论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