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正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军队采购网消息,又有一家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的子公司被拟终身禁止参与全军采购活动,这已经是该公司第二家被拟终身禁止的公司。此前,我们已经发布过很多医药商业企业被处罚的消息,其中包括国药控股、华润等知名医药公司的控股公司。

自从军队采购系统开展倒查五年的活动后,几乎每天都会在军队采购网上发布十多条处罚信息,有供应商,也有专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串标,其中也有部分涉及到医药的。

为啥在这些医药行业被处罚的企业中,那么多来自于知名药企的公司呢?其实,这是一个行业内公开的秘密。长期以来,因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很大程度的利益输送,而这种具有极高隐秘性的“交易”,被输送利益方,为了自身安全,更倾向于与个人合作,以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但是,后来开始规范医药环节的招投标,对参与投标的实力提出了很多硬性的要求,这些拥有“人脉”的个人便开始寻求与知名大药企合作,加上知名大药企本身也有业绩增长的压力,于是双方的合作便很快成型。

但是,合作方式是逐步演变的。最开始就是纯粹挂靠,个人以销售*部等名义对外交流,银行账户也是单独的。不过,后来由于税务等管理的加强,加上相比个人来说,知名药企的资金成本更低,所以,这些人就与知名药企合资成立公司,个人是小股东,但是负责实际运营。双方约定,大股东按照约定收取资金使用费,除此之外,基本不再参与分红,由小股东处理好账务平衡即可。

部分比较优秀的个人甚至因此进入知名药企的高层,成为该药企业务“转型”的操盘手。不过,一方面由于其本人不愿意将自己的核心“资源”交出来,而这些“资源”本身也不愿意与更多的人来往,担心不安全。所以,这种改造也就是一个美好愿望,最后往往无疾而终。

不过,也正因为此事的“私密性”,注定了核心工作的保密性,也就意味着实际操作的人员,其实可以挑选的范围非常有限,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工作“质量”大多偏低。以军队采购网发布的几期串标处罚决定的描述来看,很多被确定为串标的依据是三家公司提交的投标文件中的电子版作者是一个人,也有的是纸质报价文件的切痕一摸一样。总之,多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

此类事情爆发之后,最后被处罚的多是这些知名药企,其实,他们的所获多数仅仅是一些资金使用费,或者类似于资金使用费类的收入,在整个收益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

而在承担责任方面,除了最直接的处罚之外,还有为了冲抵“暗箱操作”的资金,需要默认实际操作人员使用大量虚开的发票,如果此事再被查获,损失更大。

但是,对于这些串标的实际操作人员来说,他们除了明面上的收入之外,还可以假借“暗箱操作”的名义,将大部分利润据为己有,并用“安全”的名义,逃避大股东方面的监督查账,还不需要承担法律上的各种责任,他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严峻,医疗环节招投标反腐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军队系统,从其发布的处罚决定上来看,可谓是前所未有。如果他们的经验推广到地方各医疗机构的采购招标中,试问,这些医药商业公司如何自处?

其实,这就像吗啡一样,控制范围、合理使用尚可!正常参与招投标就可以了!如果贪图打后的快感,毫无节制,最终的结局,要么是被打者较少痛苦地死亡,要么是吗啡成瘾,最终资金耗尽,毫无尊严的死掉。想必没有那一家知名医药商业企业愿意拥有这三种结局中的后两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