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1952年,地点北京中南海,看着面前的一封信,向来和蔼可亲的毛主席竟罕见的发了火,不单顿时拍案而起,甚至还直接以中央的名义对来信人做出了回复,大体意思很简单,只有八个字,那就是“开除党籍,永不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闻讯,众人皆是无比震惊,原因很简单,被毛主席处分的这人不是旁的,正是时任河南省开封市市委书记的戴季英,此人算是一个老革命了,在开封的这些年也做出了不少政绩,老百姓对他更是十分爱戴,这样的人就算不表扬,也不该开除党籍永不录用吧?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戴季英为革命都立下过哪些功劳,他在信中又写了些什么,竟然惹得毛主席勃然大怒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封来信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毛主席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开始说起,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还不到四年,外加之抗美援朝战争打得火热,国内各个省、各个市堪称是百废俱兴,因此,为了快速恢复生产建设,也为了快点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早在建国之初,毛主席就对各级政府下达了死命令,那就是让他们通过写信的方式定期向自己汇报政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说不说,这招还真的有用,在毛主席的时刻监督下,全国各地的生产建设效率都得到了巨大提升,当然了,也正因如此,每当看到地方来信时,毛主席亦是十分激动,生怕错过了哪个城市重获新生的瞬间。

而当毛主席收到开封市市委书记戴季英的信件时也是一样,由于在战争年代河南省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他对于当地的变化甚至还要更加关心,不过当他撕开信封,看到信中的内容后却顿时愣在了原地,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并不是一封汇报书或是建议书,而是一封赤裸裸的推荐信,至于戴季英推荐的这个人也不是旁的,正是才刚刚当上市委书记还不到四年的自己!

信中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首先戴季英是说革命的这些年,自己为党、为人民作出了太多太多的贡献,战争时期是如此,和平年代也是一样,自打他当了开封市市委书记后,将当地建设的很好,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赞美。

其次则是对比,戴季英拿自己做出的贡献与旁人进行比较,随即表示他的成绩不比任何省委领导要差,为何到头来却只能当一个区区的市委书记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眼见无话可说,他竟然还告起了河南省省委领导班子众人的黑状,又是说这个干部的个人生活存在问题,又是说这个领导的工作能力存在缺陷,反正字里行间全都透露着一句话,那就是这些人全都不如他戴季英,不如让他来当这个省委书记!

好家伙,读完这封自荐信毛主席气得是眼冒金星,至于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来,咱们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向来都是为人民服务,官大官小又如何?只要能做实事在什么岗位上都一样,就算做出了成绩那也是份内的事,可这个戴季英倒好,竟公然数起了功劳簿,说他这是急功近利一点都不为过。

二来,单单是急功近利也就算了,为了上位他居然还背刺、出卖了自己的同志、战友,要知道,河南省省委的领导班子中,有不少人都是和戴季英从红军时期一路闯过来的,他们是战友,是革命的同志,就为了升官,他便用这种卑鄙无耻的方式向上级打小报告,这就不单单是一时想不开的问题了,而是赤裸裸的人品问题!

因此,想到这里,毛主席这才瞬间拍案而起,一边大骂戴季英这是在胡闹,一边拿起笔来,洋洋洒洒的在信上写下了自己的批语,即“开除戴季英党籍,永不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仅在次日,毛主席甚至都没有给到戴季英解释的机会,便责令宣传部门将该消息刊登到了人民日报上,并火速传遍了河南省的大街小巷。

见此情形,原本都已经准备走马上任的戴季英瞬间就懵了,慌乱之下,他只得不断的打电话找人求情,只可惜结果却是一样。

当听说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面对戴季英,几乎所有人的态度都是一样,要么就是不理不睬,表示这是毛主席亲自下达的命令,要么就是冷嘲热讽,称戴季英真是不知悔改,曾几何时,组织上已经给过他无数次机会,如今竟还会犯下相同的错误,落得这般下场实属活该!

闻听此言,戴季英再也没有了狡辩的力气,只见他瞬间瘫坐在了地上,神情恍惚之间他亦是想起了曾经的过往,想起了那段血腥又嚣张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气盛铸成大错

1952年,戴季英的一封“毛遂自荐信”引得毛主席勃然大怒,并最终下达了开除党籍、永不录用的命令,对此,相信一定有人认为不妥,觉得不管怎么说,戴季英都是有功劳的,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是如此,就算处分也不该这么严重。

的确如果单单是因为这一件事,毛主席就算是罚也不会拿他的党籍说话,但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戴季英第一次犯错误了,类似的错误他已经犯下了两次,俗话说得好,再一再二不能再三,而这才是毛主席决定彻底将其踢出队伍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戴季英参加革命时开始说起,彼时,作为一个乡绅家庭的小少爷,戴季英非但没有心向地主阶级,反倒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十分崇拜我党的早期领导人董必武先生,十分信仰共产主义思想。

因此,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仅在二十岁那年,戴季英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并于次年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一时期入党,再加上诸多我党元老都对他十分看好,戴季英的资格不可谓不老,因此,就在之后的武装革命时期,他便是平步青云,先是当上了黄麻起义的总指挥,随后更是加入了红四方面军,成为了一军之政委。

不过很遗憾,由于性格原因,再加上父母惨遭国民党反动派虐待致死,这一时期戴季英的心理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无条件为了革命奋斗,变成了一心一意想要复仇。

当然,这也很正常,人非圣贤谁能忘却七情六欲呢?不仅如此,无穷无尽的怒火也点燃了戴季英的斗志,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多场战斗中,他都是以少胜多,指挥部队先后数次击败了装备精良的敌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这般,可见戴季英的能力之强,对于这位年轻的政治委员,军中将士的崇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可殊不知,这样的“捧杀”却也害了他,在战士们不断的夸赞,以及张国焘极端沙文主义的影响之下,很快戴季英就彻底走上了歪路,而肃反运动更是给到了他“践行”自己想法的机会。

众所周知,肃反运动起初的时候就只是为了抓捕,潜伏在红军之中的国民党特务而已,可谁知,就在戴季英接手这项任务之后,居然直接让原本的运动性质发生了逆转,他不但疑神疑鬼,看谁都像敌特分子,更有甚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还逐渐开始了刻意的排除异己。

在戴季英的操作下,没过许久,红军之中便是伤亡惨重,被冤枉杀害的将士数不胜数,一时间队伍之中人心惶惶,战斗力同样下降了大半,这才导致了最终红25军被敌人轻易击溃的结局。

这一切戴季英显然是难辞其咎,可让人感到气愤的是,事已至此,他居然还在推卸责任,将部队战败的责任推给了所谓的奸细,拒不承认自己的过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自私自利、不知悔改的言行着实气坏了一众正义之士,因此,在这些人的举报之下,党中央也总算意识到了部队中存在的问题,并狠狠批评了戴季英,只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敌人正在身后穷追猛打,在局势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组织上对戴季英的处罚也只是口头上的,根本没来得及做出实质性的处分,当然了,也正因如此,这才给到了戴季英继续作乱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悔改、屡次原谅

在肃反运动中,导致运动扩大化并最终酿成惨剧的罪魁祸首不是旁人,正是后来的开封市市委书记戴季英,如此大错,按理来说组织上将他枪毙了都毫不为过,但很遗憾,一方面是大战当前不宜斩将,另一方面,作为我党的元老之一,党中央和毛主席也都愿意给到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这才只是对他予以了口头上的批评,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处罚。

只是令人感到诧异的是,面对上级的大度,戴季英非但没有感恩戴德,反省自己的错误以求戴罪立功,反倒是暗中记恨起了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记恨就记恨吧,想要毛主席脑袋的人多了,他老人家别说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但问题是,心中憋着一口气的戴季英想的却并不是奋发图强,做出点成绩来让毛主席看看,反倒是将怨气全都发泄给了无辜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身上!

事情还要从红军抵达陕北地区后开始说起,彼时,初入陕北,组织上急需快速创建一个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对此,眼看机会来了,戴季英立刻毛遂自荐,想要承担起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任务。

对此,党中央和毛主席虽然有所顾虑,但他们却还是愿意再给到戴季英一次机会。

就这样,带着上级的期许,戴季英火速筹备起了相关事宜,该说不说,不管人品、性格如何,他的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短短数月,他就将根据地建的是有模有样,使得就算毛主席本人都挑不出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谁知道,就在建设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戴季英竟然又犯起了老毛病,又是对待下属非打即骂,又是对刚刚制定的政策朝令夕改,无时无刻都在彰显自己的权利,不仅如此,眼看着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的意见越来越大,他居然又故技重施,将一切的责任都转移到了敌特份子身上,声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抓住潜伏进入根据地的国民党间谍。

其实,在彼时的陕北大地上,还真的有不少国民党情报部门的间谍特务,由于之前早有先例,大家也就不疑有他,老老实实的配合戴季英抓起了特务,本以为只是小打小闹,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也为了在毛主席面前邀功请赏,他很快就再度玩起了指鹿为马那一套,将不少清白的干部抓进了监狱。

幸运的是,没过许久戴季英就踢到了铁板,在抓捕过程中,他竟直接将时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及革命军事委员会军委主席的刘志丹给抓了起来,闻讯,不单是相关部门震惊了,就连毛主席都是大发雷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为了永绝后患,就在红军将刘志丹同志解救出来之后,毛主席在第一时间就下达了枪毙戴季英的命令,至于最终为何没有实施,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戴季英又哭又闹,又是认错又是求饶,甚至还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表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党、为了人民。

见状,毛主席还以为戴季英真的有悔过之心,这才在思虑再三后饶了他一命,只是将他踢出了红军的队伍之中,还是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我军缺兵少将,这才破例将他重新吸纳回了组织,希望他能够在战场上戴罪立功。

而后续,戴季英也果真没有再犯,反倒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功过相抵之下,建国后毛主席这才将开封市市委书记一职交给了他,毛主席就是想要看看,来到和平时期,此人到底有没有彻底改过,不料这一试还真的试出了猫腻,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当然了,这也就是毛主席果断下达命令,将戴季英开除党籍、永不录用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