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需要”,那么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如果说“应该”,那么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儿子媳妇需要婆婆帮忙照顾孩子;婆婆在晚年时也需要儿媳照顾。这是现实情况。

先说照顾孩子的事儿。

看看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养到17岁差不多要花近50万,这还只是平均水平,北上广等地区成本更高,需要近100万甚至更多。普通家庭要保证这么大的支出,势必得努力工作才行。现在的年轻人,除了养娃需要钱以外,还有房贷、车贷的压力,可想而之,挣钱的压力有多大。

要挣钱,就得上班,要上班,就没时间带娃。尤其是夫妻俩都要上班的情况下,婆婆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没有老人的帮助,就只能请保姆了,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经济压力。

所以,

儿子媳妇真的很需要婆婆帮忙照顾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照顾婆婆的事儿。

老人年纪大了,也是需要子女照顾的。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退出社交圈,会感到孤独,需要子女陪伴;另一方面,他们的行动能力也会受到影响,独居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因此,也非常需要子女、媳妇照顾。

但“应该”说的是一种义务,双方都没有这种义务。

父母把孩子养到18岁,从法律层面上讲就已经没有义务管他们了。从此,结婚生子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有权利选择帮忙或者跳跳舞、打打牌享清福,国外很多父母就是这样做的。但中华民族讲究的是“家”的观念,婆婆往往会以大家庭为重,帮助儿子媳妇带娃,这是婆婆善良,并不是应该的。

同理,没有哪个法律规定儿媳要照顾婆婆,在民族文化熏陶下,很多儿媳在晚年照顾婆婆,这也是因为善良,而不是应该。

归根结底,婆婆是否帮助带娃、媳妇是否照顾老人,在每个家庭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这既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根本没有统一的解决办法。

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做好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保护家人,维护好小家庭的和睦。而真正要解决这个社会性问题,则需要各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发力,从基本保障制度、养老教育等保障措施、民风教化等各方面发力,才有可能缓慢地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