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

6月8日至9日,由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主办,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25届年会”在西北大学成功举办。

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致辞

开幕式上,西北大学校长孙庆伟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泰岩分别致辞。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莉莉介绍了学院在“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共举行了25场主旨报告和6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深入交流研讨,纷纷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共有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50余所高校和10余家研究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参加。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黄泰岩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黄泰岩致辞

6月8日上午的主旨演讲中,南开大学的张仁德教授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解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央民族大学的黄泰岩教授围绕“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发表了主旨演讲,西北大学的白永秀教授围绕“新质生产力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表了主旨演讲,武汉大学的郭熙保教授围绕“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思考”发表了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旭教授围绕“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启示”发表了主旨演讲。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山东大学的臧旭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侯为民教授、复旦大学的周文教授、辽宁大学的谢地教授、北京大学的张辉教授、西北大学的吴振磊教授分别就新质生产力新态的初步思考、共同富裕与中国家庭经济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新质生产力生成路径的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义、我国新型工业化赋能逻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及方向和原则、数字化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等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6月8日下午,围绕“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六大主题,分别举行了6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征集了60余篇论文,进行了书面交流。

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主持开幕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主持开幕式

6月9日上午的主旨演讲中,南开大学的梁琪教授、复旦大学的孟捷教授、四川大学的蒋永穆教授、辽宁大学的李政教授、南京大学的郑江淮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的刘刚教授、西北大学的何爱平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张春敏教授、南开大学的乔晓楠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的韩文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培丽教授、山东大学的魏建教授、嘉兴大学的文雁兵教授分别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抵押逻辑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化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进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大分化还是大分层——加工制造业中小企业产能匹配平台的生产率效应”、从生产力经济学到新质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以“马克思对生产力系统演进的整体考察及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国家主权独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新质生产力的测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入分析、国家能力理论与金融强国建设的关系、从“两个结合”的视角中重新认识新型生产关系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6月9日下午的闭幕式上,6个分论坛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南开大学的何自力教授宣布了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新增常务理事名单,并作研讨会和年会的闭幕词。西南财经大学的韩文龙教授代表下届年会承办单位表态发言。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莉莉介绍有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马莉莉介绍有关情况

据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是由民政部登记,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主管的学术研究团体,前身是1990年6月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研究会。该研究会每次年会都会密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和热点问题举行学术研讨会,研讨结果有些出版成书、或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各种杂志,或以研究报告形式提供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有关决策部门参考,或吸收其具有学术价值的部分纳入教材或专著。西北大学被誉为“经济学家的摇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该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近年来,该校在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和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