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都没有写正念复盘,忙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心中有点焦虑,写正念时有点心虚。

察觉了一下自己的内心,发现焦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工作的压力,总想把事情做的更好一点,在辅导家长时,能快速来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是晗哥的学习状态出了一点点问题,放假四天,作业只写了一点点,有时看他坐在学习桌上很久,一会抠抠这,一会摸摸那,一会去扫地,一会又去打蚊子,写作业效率非常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问他作业写了多少时或者我去检查他作业时,他都会内疚地跟我说:对不起。

有一点点担心,也有一点点烦心。

再有12天就要期末考试了,从升入高中以来,成绩一直没太理想,要么原地踏步,要么滑一点,基本都在年排200左右浮动,一直是不温不火。

孩子也说了,自己想要往上冲一冲,可眼下他这个松弛和佛系的学习状态,想冲上去的概率几乎没有。

时间花在哪,精力用在哪,结果就在哪。

对于成绩说实话,我没有特别看重。但既然孩子想上时,我就有责任倒推一下过程,而不能像上学期那样完全随他的心意。

所以,本学期我并没有提过成绩和排名,我跟孩子说的是每一次考试排名只是为了看见自己目前的位置,然后找到可以提升的核心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明确表示,成绩好坏不是最重要的,我比较重视的是他写作业时的状态,以及平时对学习的态度。即便过程他做不到自律,但差不多也行。

比如说在作业方面,哪怕是写不完全部,也要把数学和物理写完,这些科目容易会有漏洞,也不能拖太久。

不过,眼见孩子连数学和物理都没心写时,我就有点烦躁,觉得这孩子咋就沉不下心呢?再一想到别的班还在卷辅导班,卷作业,卷培优等。

再看他连基础作业都没心写,看着也没怎么玩,但就是不出活。我想吵他一顿,但忍住了,理智告诉我:发火不能改变任何事实,唠叨也只会让孩子更抗拒。

不过,孩子这状态有点不太对,咋看咋有点厌学的迹象,我在想他要么就是逃避作业,要么是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我就尝试问孩子:要不你将自己这几天不想写作业的状态,复盘一下,看看自己有哪点内耗点和卡点,这样也能以后知道怎么规避。

孩子说:我复盘过了,但没找原因。我没写作业,挺内疚,觉得自己真不应该这样,但我又真的不想写。

还有原本想写数学和物理的,可发现题不会做,我就去搜解析,又发现想要搞懂这个知识点,我还要重新学习另一个知识点,等我去学另一个知识点时,发现其它知识点也需要学。

又感慨上了高中,真是一点存在感都没有了,自己学得很累不说,学得也不是很好。初中时,每次把不会的题学会,都很有成就感,各科老师对自己也都很好。

上高中后,只有各种不顺,各种挫败感,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边缘人。

而且想学习时,想把问题搞明白时,却发现原本是想搞定问题,越学却发现自己不会得越多,要搞明白的问题也越多,干脆就不想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这些话,让我陷入了深思。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

而此时,我的关注点也不在焦虑上了,而转化到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卡点?

回到我自己身上,我在遇到文章流量困境时,我也会怀疑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写得是不是不够好?为什么阅读、转发、分享数据那么低?

如果遇到的都是“冷板凳”,那么任谁都没有积极性和动力在继续了,并没有自己没有能力去搞定这些事,而是得不到正向反馈后的自我怀疑。

本着“孩子有问题,就先去觉醒自己”的原则,我将视角转换到自己在遭到质疑、遭遇瓶颈时,我在刷傻白甜的剧,在漫无目的游走,读不进一眼书,写不了一个字。

这个场景跟我娃现在遇到的困境,很相似。我想由孩及己的换位思考,我突然不焦虑和迷茫了,而是先让自己突破自身,找到突破点。

然后,将自己破局后的心得同步迁移给孩子,我想在解决自己的困惑之时,孩子的困惑也会得到解决。

虽然,我暂时还没有找到答案,但我相信只要行动,只要不断去勇于试错,我一定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孩子想要的破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