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位名叫徐孟南的安徽考生,公然抵制学校教育,故意考零分。一时之间,此人成为热点话题,轰动全国,引起群众热议。

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

高考,是学子们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为了这一天,他们付出了千倍万倍的努力,可偏偏他不走寻常路。

大家都疑惑徐孟南为何会自毁前程?据了解,他在班级排前几名,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更应该好好抓住高考出人头地才是,为什么要反其道而为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很长,让我们慢慢回顾徐孟南的人生……

徐孟南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世代以种田为生,老实本分。出生在这种家庭,徐孟南注定要承受许多压力,从小父母就对他寄予厚望,希望儿子能考上大学,光宗耀祖。当然,最重要的是走出困住他们一家的大山,打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所幸,虽然徐孟南性格比较内向,但成绩始终位列前茅,还是家里最会读书的孩子。当时,不少邻居都跑来问徐妈怎么教孩子的,为什么徐孟南这么会读书,自家的小混球怎么都学不进去。对此,母亲只是笑笑,称自己不管孩子,都是靠自觉。

邻居们只能悻悻而归,平时还是乐忠于将自己的孩子与徐孟南对比,足以见得徐孟南给大家的印象,那是妥妥别人家的好孩子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虽如此,徐孟南也并非十全十美,反观他这个人很偏执,认定的事不惜代价都要完成。

之所以这么说,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待到初中毕业后,徐孟南凭借优异成绩进入当地最好的高中,高一时他的成绩依然优秀,同时也是老师最看好的学生。但徐孟南早对枯燥的应试教育烦透了,只是忍着没有爆发。

直到,徐孟南高一下学期在网吧浏览某网页时,一篇“河南某高考生零分”的文章吸引了他。该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字里行间都在抨击高考制度,徐孟南看完后大为震惊,甚至认为是“同道中人”。叛逆的种子顷刻间长成参天大树,他不禁回味文章内容,思考起高考制度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徐孟南白天想晚上想,上课集中不起来,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老师找他谈话,徐孟南则一脸无所谓的态度。哪怕老师深感痛心,也想过懒得管了,可这毕竟是曾经最看好的学生,于是便和徐孟南父母沟通,希望他们能将孩子拉回正轨。

然而,徐孟南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除了有关反对高考制度的话,其他一律听不进去,父母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也只能干着急。

想当初,因为徐孟南是家里孩子最会读书,最给父母长脸的存在,从来都是好生照顾。在姐姐和弟弟做家务,或者是下地干农活时,徐孟南只需要在家看书就行。

父母图什么?不就是希望徐孟南将来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前程吗?现在到了命运最关键的时候,可徐孟南突然一改往日乖巧的模样,变得不学无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查阅大量有关教育制度改革的书籍,并随着越发深入后徐孟南大受触动,甚至遗憾自己没能早些发现这些书。回顾自己高中以前的勤奋努力,徐孟南就觉得难以接受,感到不值的,他认为努力学习得到的知识,实际上没有什么大作用。

如此一来,学生们只知道读书一件事,何谈乐趣之说,这根本就是教育的漏洞。抱着这些想法,徐孟南开始研究教育问题,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他正在筹划一次“伟大”的思想教育改革。

首先,徐孟南将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们身上,只要能将这一群体煽动,自己的计划也将事半功倍。不过,徐孟南显然过于自信,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是无稽之谈,更有甚至怀疑徐孟南精神不正常。确实,徐孟南现在做的事情,根本无法被大众所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计划未取得成效,徐孟南没有轻易放弃,转头就给教育局部门以及媒体乃至作家写信,想借助外界力量宣扬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拯救天下学子”。毫无疑问,寄出去的信就像石沉大海般,久久未给予回复。

处处碰壁的徐孟南几度崩溃,但很快他就自我调整过来,不断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诸如此类的名言宽慰自己,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重新拾起信心,徐孟南开始沉迷网吧,在各大论坛注册了账号,无一例外都是发表对我国教育制度的看法,呼吁更多同道中人的加入。除此之外,徐孟南经常到韩寒等文学作家的账号下留言,其目的不言而喻,可都没人回应。

人微言轻,该怎么引起广泛关注呢?恰逢此时,“零分女孩”蒋多多的事迹被徐孟南看到,并从中受到启发,便想着效仿蒋多多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徐孟南花了一年多时间完成了小说《三人行》,里面都是他对教育制度的看法,以及该如何改善的建议。但,写出这本小说不光是为了感动自己,为此徐孟南找到多家出版社,想着把作品出版了。结果,没有一家出版社敢接。

因为《三人行》里面包含了很多不宜宣传的内容,一旦发行岂不是自找麻烦。那时候,徐孟南试过了能想到的所有办法,却始终没有人理解他,没有人愿意支持他。

这也导致徐孟南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来到高考这天,所有学子迈着沉重的步伐,紧张的心情走进考场,反观徐孟南一脸自信,毫无压力的模样。以他当时吊车尾的成绩来看,高考应该难度巨大,他为何一点都不急?原来,徐孟南正憋着一个“大招”呢!

“老师好!我叫做徐孟南,学号是xxx,来自某重点中学。请老师在批阅试卷时,劳烦给我一个零分即可……我痛恨现在的教育理念……”

好家伙!这是想“出名”想疯了,竟不惜拿前途做赌注。徐孟南不仅在每科试卷上表达想要零分愿望,还写下了很多不满和意见,做完这些他干脆睡起觉来。

但分数出来后,徐孟南大失所望,他非但没得零分,还获得了143分。这与自己的初心大庭相径,虽然有几家媒体对徐孟南进行采访,但报道出来的多是负面,批评他过于幼稚,异想天开。而徐孟南也成为红极一时的人物,是茶后饭余的笑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家在亲戚面前颜面尽失,气不打一处来,就将徐孟南关在房间,不让他出门继续闹笑话。本来,徐孟南对含辛茹苦的双亲很愧疚,可自尊心作祟的他不肯妥协,留下一封遗书走了。为了使这场自杀戏码够真实,徐孟南跑到江边脱下衣物,放在显眼的位置。

不过,家人早已习惯徐孟南的离家出走,猜到他肯定是去了网吧,等钱花光了就回来了。果然不出所料,仅仅过了一天,徐孟南就回家了。

父母担心儿子闲下来就惹事,便将人带到外地打工,由于徐孟南只有高中学历,只能进厂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力气活。厂里的生活枯燥乏味,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徐孟南实在受不了,于是频繁跳槽。可是,跳来跳去还是电子厂,还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徐孟南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对考零分的做法略有悔意,却对自己的教育理念仍存希望。闲暇之余,徐孟南自学编程,耗费心思创建了“零分网站”,上面收录了许多零分考生的故事,继续宣传三人行教育理念。

2011年,高考前夕。徐孟南贼心不死,拉着横幅到各个学校宣传教改,除了他本人以外,大家都认为徐孟南是在哗众取宠。不知不觉这么多年过去了,徐孟南依旧专注一件事,前文提到过他家生活条件贫寒,父母的收入十分微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孟南再怎么自私,也不希望家庭因他而支离破碎,为了维持温饱,他尝试着开了一家网店,没想到经营得也不错,收入也还算可观。眼见儿子终于看开,认真生活起来,老两口开始给儿子张罗婚事。

看着父母脸上久违的笑容,徐孟南没有反对,很快就与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确定下来。在双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二人便火速领了证,成为合法的夫妻。

之后,徐孟南拥有了一儿一女,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其父母欣慰极了。岳父将一个小型猪毛厂交给徐孟南打理,每个月有3000块工资,再加上网店的收入,还算可观。

一次,徐孟南将自己考零分的故事分享给妻子听,事后询问妻子有何看法。妻子思索了一番,回答道:“考零分没关系,但是不要故意考零分就行。”此时,徐孟南已经释然,对妻子的话表示赞同,自己曾经是被执念束缚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每回忆至此,徐孟南总会交代亲戚的孩子们,一定不要走上自己的老路,故意考零分。可好景不长,徐孟南这段婚姻才维持了几年,就慢慢出现了裂痕。妻子由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脾气越来越差,经常怒斥徐孟南不争气,不上进。

徐孟南被戳到痛处,心里压抑的怒气“噌噌噌”地往上冒,随即与妻子发生激烈的争吵,两人谁也不肯先低头,吵到最后两败俱伤。起初,因为2个孩子的缘故,徐孟南夫妻有所收敛,可互相都看彼此不顺眼。

渐渐地,他们总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吵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甚至比陌生人更加糟糕,气氛十分低沉。夫妻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鼓励,这样才能长长久久,否则就会向徐孟南他们一样,最终走到离婚的地步。

家中没有了妻子,徐孟南既当爹又当妈,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直到晚上才有短暂的休息时间。那一刻,徐孟南终于明白前妻的感受,也知道一直看不到希望的崩溃,但一切都太迟了,他再也得不到前妻的原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婚姻的失败,徐孟南对自己进行深刻的检讨,想到曾经的同学现在事业蒸蒸日上,而他原本有更好的前程,却被自己亲手断送,实在后悔不已。现如今,徐孟南恢复单身,不仅有父母需要赡养,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

如果,单凭目前的收入来说,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但也还撑得住。看着家人跟自己受苦,徐孟南很不是滋味,突然有个念头一闪而过,那就是重新参加高考。

当时,高考出台了新政策,徐孟南即便年纪大了,还是能够参加考试,但只可以报考大专院校。相对于高中学历,有了大专毕业证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思考良久,徐孟南将心里的想法告知父母,让他们在自己备考阶段,帮忙照看一下孩子们的生活。说干就干,徐孟南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恶补这些年落下的知识,他已经想好了,不管付出多少努力,一定要考进大学,重新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今社会,没有知识很难有所作为,这也是徐孟南多年打工仔生涯得出的结论。两个月以后,徐孟南如愿以偿,成功考取了当地一所专科院校。没想到,十年过去了,徐孟南再次回到了学校,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他改过自新,将心思全部用在学习上。

在学校里,那个品学兼优的徐孟南又回来了,年年成绩第一不说,奖学金更是拿到手软,身边的朋友也多了起来。有时候,朋友们会用考零分的幌子逗徐孟南,这个时候他不会生气,只是苦口婆心的劝他们,拿自己的结局警示好友:不要拿前途开玩笑。

见徐孟南认真了,朋友们赶紧解释清楚,此事才算告一段落了。因为浪费了十年时间,徐孟南比同学们大很多,为了赶上别人的进度,每分每秒他都格外珍惜,恨不得不吃不喝一直学习。正是因为这份刻苦的精神,徐孟南又参加了专升本的考试。

在家等待结果的徐孟南,内心忐忑不安,32岁的他没有时间了,幸运的是徐孟南成功考上安徽艺术学院。接下来,徐孟南仍不打算休息,他还要继续往研究生的方向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随着徐孟南考上本科的消息曝光,各大媒体纷纷去采访他。情景再现,现在的徐孟南和当年毛头小子不同,他坦然面对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

当被问道“是否对当时考零分的举动而后悔”时,徐孟南顿了顿回答不后悔,还表示这属于人生的经历,无可厚非。

事实上,徐孟南如今的选择不正是后悔了吗?要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他根本不可能重新回到校园。而且,本该改变命运的十年被白白荒废,过着底层人的生活,徐孟南怎么可能风轻云淡的说不后悔。

2022年,徐孟南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当年考零分的原因,从他的个人状态来看,目前过得还算不错,但眼里的无奈和沧桑一目了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孟南能迷途知返是件好事,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错就改。

无独有偶,2006年,河南高考考蒋多多故意考零分,卷子上写满了批评高考制度的话,本以为会得到关注,不料很多人只把她当成跳梁小丑看,蒋多多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赔上了未来。事后,蒋多多曾表示自己当年的做法有点天真,导致多年苦读毁于一旦;

2008年,云南高考生吉剑主动考零分,和蒋多多出于同个目的,现在在浙江某工厂打工。吉剑坚信分数不能用来衡量一个人的真正水平,因而他在答卷上写下了一些论文,还有对高考的建议。当时,吉剑还天真地等待老师发现他的才能,破格录取自己。

最终,吉剑考了168分,直到9月开学仍没有学校要他。吉剑没有放弃,一边打工一边在论坛网站发表文章,希望有学者发现自己的才能,但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年轻的代价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了这些案例,无数学子应该认识到高考的重要性。对于出生寒门的大多数人来说,高考就算有弊端,无法否认的是我们最便捷的路。如果像徐孟南他们一样,自大地以为考零分就能颠覆教育政策,那简直太痴人说梦了。

希望这个故事可以让大家明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定要慎重,动不动意气用事,说放弃就放弃,只会一团糟。